第一物流全媒体9月18日讯(微信:cn156news)
编者按:中铁物资集团东北有限公司在采购过程中通过利用电子信息系统,完成了从招标到入库的全部流程,提升了采购效率,激发了企业活力,这一创新成果为大型企业的物流运作模式升级与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思路。
对此,第一物流全媒体(微信:cn156news)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编辑的《物流行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案例报告(2015-2016)》整理了中铁物资集团东北有限公司变革采购管理模式的创新案例,以飨读者。
中铁物资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其前身是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2010年9月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由中铁物资总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中铁物总投资有限公司进行整体重组设立。
目前,中铁物资存续的债务融资工具有9只,涉及金额共168亿元人民币。其中,超短融48亿,中票20亿,及100亿的PPN,募集资金用途全部为置换银行贷款。除了PPN,其余的68亿公募债券均将于2016年到期。最近一只兑付债券为15铁物资SCP004,到期日为2016年5月17日,规模为10亿元。
尽管中铁物资的偿债压力较大,但其在采购成本控制的思路却值得行业借鉴。
物资采购是生产经营的前提,是成本控制的关键。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企业正在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创新转型,这对采购环节也不例外。
为了更好地提升国内企业采购水平,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加大集中采购,通过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向供应链管理转变,不断创新采购管理模式,准确把握采购管理发展方向,建立集中、高效、透明的采购管理体系,预防腐败等行为的出现。
但就目前而言,中央企业采购管理工作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采购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企业对采购管理提升的认识不够到位、信息化手段利用率不高、跨国采购管理经验不足、采购专业人员不足等。因此,在利用集中采购方式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而企业采购电商化将是一个发展重点。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中铁物资集团东北有限公司利用电子信息系统,推出了一套高速铁路物资集中采购供应工作的创新解决方案,通过“大集采”模式摒弃了以往的“公开招标采购”、“企业集中采购”方式,不仅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标,更被赋予了“调结构、促转型、释放企业产业红利”新的使命。
创 新 成 果
2014年6月30日,京沈高铁、哈佳铁路、杭黄客专和怀化至邵阳至衡阳铁路,四条铁路一同开工建设。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辽宁河北段全线开工建设。
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中铁物资集团东北有限公司成立了京沈客专辽宁段物资集中采购供应领导小组、管理小组和现场服务小组,通过科学化、系统化的层级划分和网络布局,不仅大幅提高了物资集中采购供应工作的效率,还实现了统一管理、分工协作,确保集采供应工作顺利实施。
① 信息化项目上报流程,大幅节约时间成本。在京沈客专辽宁段铁建系统中,共有6家施工单位参与建设,他们分别通过中国铁建电子商务平台(以下简称“电子商务平台”)上报项目信息,等待集中采购中心进行审核;当信息审核通过后,再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上报招标物资总需求计划,并等待层层审批;当确认招标文件无异议后,再由中铁十六局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发布招标公告。
该平台采用成熟技术和先进经验,通过统一规划和统一组织来强化集中采购,从而使各级单位所需的物资、设备、软件、服务等各种采购均在网上办理,以此提高采购透明度、降低采购成本。
物资计划审批流程图
② 信息化签单与评审流程,安全可靠。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由东北公司与各中标单位签订采购合同,与相应的施工单位签订销售合同。在招标结果出来后,会在第一时间派出骨干业务人员进行中标信息的确认,及时与中标单位和各施工单位进行沟通,洽谈集采供应合同签订的相关事宜,协调合同签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该合同签订采用“背靠背”的方式,即采购合同与销售合同只是合同签订的双方的名头不同,其他合同条款完全相同,并且在签订销售合同时的价格与中标价相同。这样一来,既不会增加项目部的采购成本,又能保证在实际物资供应过程中起到监督与管理的作用。
当合同商谈完毕后,还需要通过集团公司的合同管理系统进行合同评审,审批需要经过业务部门、财务部门、法律部门、合同归口部门及相关领导审批。如此一来,既确保了评审的时效性,又精确地保留了各节点评审的过程,从而为公司降低了合同承揽风险,确保了合同的高效履行。
③ 依托中国大宗物资网,打造现代化采购供应链。此次京沈客专辽宁段钢材、水泥物资采购打破了传统的采购模式,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将采购流程由线下转移到了线上。
当东北公司销售部门收到项目部提报的物资需求计划后,第一时间将计划转发各东北公司采购部门,由采购部门根据物资的种类、供应商类型将需求计划进行分解,并安排相关业务人员通过中国大宗物资网与各中标单位进行实时采购线上交易,实现了足不出户进行物资采购的目标,从而大大降低了采购人员的时间成本、体力成本和费用成本,打造了一个高效、快捷、绿色、透明的现代化采购供应链。
这其中,中国大宗物资网是物资集团为顺应时代潮流、提升物流效率而打造的一款大宗物资交易平台。该平台致力于打造集销售、深加工、仓储、物流、支付、结算于一体的功能性服务平台,实现实时资源查询、网上交易、网络配送、物流服务、业务撮合和线上融资等线上交易服务,有效解决钢铁流通环节中信息不对称和配套服务不完善的问题。
④ 以现代库存管理模式为抓手,协调上下游货物流动。东北公司通过中国大宗物资网完成物资采购后,由供应商根据订单的时间、地点、物资品种、数量等安排运输公司进行物资供应。东北公司采购人员实时跟踪物资流转动态,及时将相关信息传递给销售人员,销售人员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迅速与项目部进行沟通,告知货物的最新动态,以便项目部可以提前安排物资的接收、检验和卸车等工作。
东北公司已与新抚钢、西钢、鞍钢进行联合库存管理,即打破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库存管理方法,建立全新的库存管理模式。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东北公司,可以作为联系供应链上游钢铁生产厂家和供应线下游的终端客户的桥梁,成立联合库存协调管理中心,负责与供应商、和产品需求客户交换物流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负责收集汇总物资采购的各种信息。
东北公司库存管理的物流与信息流
⑤ 物资供应过程标准化,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管控。为进一步规范集采供应工作流程,物资集团配套研发了“集中采购供应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的运用,不仅有效解决了供应链各环节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了项目集采供应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共享,同时,还能够准确统计出各单位物资集采供应的数据情况,为领导的工作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
⑥ 联通商家系统和ERP系统,优化结算支付流程。商家系统和ERP系统是实时监控发货、运输、发票、资金的管理系统,业务人员随时可以从商家和ERP中查询发货情况,并及时报给用户,以此优化结算支付流程。
由于商家系统是从物流角度进行研发的软件,而ERP系统是从财务角度进行研发的软件,两者结合,一是,实现了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全面信息化管理,真正达到了物流、资金流和票据流的完美统一;二是,可以更好的减少出错环节,及时结算进出账款;三是,定期对账保障账目清晰,以便让用户了解货物流转和货款的使用情况。
⑦ 建立销售服务体系,完善销售全过程的客户体验。首先,东北公司建立了售前服务体系,组织专门人员积极与中标单位衔接供需,编制运输计划和组织运输力量;其次,在物资配送过程中,及时传递“产品质量反馈卡”,并经常到工地和施工单位了解工程进度,以便及时安排和调整供货计划;再则,通过建立客户服务系统、服务中心投诉热线和服务邮箱,完善沟通反馈机制,进一步提升了物资集中采购的整体服务水平。
投诉流程示意图
⑧ 建立应急措施和异议处理机制。在集中采购的过程中,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不良情况,中铁物资集团也建立了相应的应急措施和异议处理机制作业保障,在保证供应物资同等质量的条件下,实施紧急采购,以解施工生产之急,保证供应。
物资集采供应流程示意图
市 场 价 值
在中铁物资集团制定的集中化采购改革方案的推动下,中铁物资集团东北有限公司采用了“互联网+大集采”的采购模式,极大程度地降低了采供成本,保证了从订单到支付全过程的便捷化和安全化,并以京沈客专辽宁段证明了这种模式的有效性。
从实际应用看,该创新模式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 优化企业采购网络布局,值得网络型企业集中采购借鉴。一方面,通过物资集中采购供应这种创新模式,有利于发现区域内具有较强实力的资源厂家,完善区域内资源网络布局,加强与各资源厂家之间的联系,不断加深合作,并在资源厂家的上游环节也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机会,从而将上下游的合作紧密联系起来。
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招标兜底的创新模式,可以有效地将东北区域铁建系统内的物资需求量集中起来,使东北公司在区域内的资源厂控力度和话语权进一步加强;同时,这也有助于降低项目部的采购成本,通过这种良性循环可以有效地降低整个股份公司的采购成本,最终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② 采购流程信息化助力防腐保质,值得广大企业阳光采购予以借鉴。实施物资集中采购供应,将东北区域系统内的需求整合起来,有助于降低采购成本;同时,通过统一监督,把控整个采购供应的流程,可以更加规范采购行为,促使整个供应链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打造“绿色”供应链示范工程。
总之,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为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桥梁和展示的平台,物流市场更是如此。“互联网+”的应用,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也给各种运输方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在物流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物流企业只有运用好互联网大数据,不断创新经营方式,提升服务水平,才能使自身在物流市场上赢得更大的蛋糕。
(来源:《物流行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案例报告(2015-2016)》)
物流书柜
《物流行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案例报告(2015-2016)》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编辑。书中所选篇章形式各具特色,内容异彩纷呈,贯穿了一条“创新”的主线,体现了“互联网+物流”的时代特征。
经过该书编委会授权,第一物流全媒体˙现代物流报(微信号:cn156news)将持续精编刊发相关创新案例。为便于读者了解企业,掌握新动态,在精编处理过程中,我们将适当融入一些新内容,或与原著内容稍有区别。
如果您还要新信息,可以微信留言给我们;如果您有新的物流创新案例,也欢迎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