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新闻 > 采购 >
绩效管理:战略采购成果持久的关键
来源:第一物流网    作者: 阅读:609 日期:2017-05-10
  第一物流全媒体5月10日讯(微信:cn156news)


  2006年的欧洲领导论坛上,英国石油 (BP)的一位副总裁在介绍BP的供应商管理之道时说, “战略采购项目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使供应商绩效提高;但绩效随后会逐渐下降,因为缺乏持续的绩效管理或绩效管理不得力”。

  这是为什么呢?先说战略采购。不同的行业、公司,战略采购的概念不一定相同。像BP这样的大公司,采购额动辄几百成千亿美元,传统上实行分散采购管理,战略采购往往是集中各部门、分部的采购量,统一选择供应商,以取得更好的价格、交货与其它合同条款。战略采购往往是以项目的方式进行,由专门的人员筛选供应商,谈判、签订合同,然后再转交给公司内的具体用户执行合同。

  战略采购项目刚完成时,当选供应商的价格、总体绩效当然是最好的,因为只有综合绩效最好的供应商才能当选。但是,像BP这样的大公司,各分部、部门在执行合同、管理供应商时,缺乏统一的系统和方法,所以在管理上脱节。

  例如:如何保证供应商给的价格一直是最好?谁来做市场研究,调查别的供应商的价格?常人的心理是,刚选择生意伙伴时,对价格比较敏感;但在做回头生意时,对价格则没有以前那么敏感。供应商及其销售人员自然深知这点。一个大公司,采购千百万种东西,选择哪些进行定期市场价格分析,如何分析,如何与供应商再谈判,由谁来做这些,都不容易定,因为这要求相当的资源。结果大家都在用这个供应商,但没人去系统地管理,因为没人 (部门)真正为这个供应商的绩效负责。供应商也深知这点,自然也利用这点。这是绩效时间长了会下降的原因之一。

  打个比方,战略采购就像生了一个聪明的孩子,供应商管理则是后天教育,保证孩子向好的方面发展。生下来不容易,后天教育更难;选个供应商相对容易,难的是确保它在正轨上发展。

  所以,一锤子买卖的战略采购至多才算开始;持久的供应商管理才是保证持久绩效的关键。于是就回到了供应商管理的一般流程:供应商现状分析、确定供应商绩效标准 (价格、质量、交货、服务等)、定期反馈 (定期评估绩效、例会)、纠偏措施 (供应商开发、寻找新供应商等);而且这个流程是重复流程。在这个过程中,制定合适的绩效指标,持续搜集数据,定期评估指标,就成了供应商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战略采购如此,供应链的其它改进也如此。一次性的项目好做,当事人还在,位高权重的时候,问题往往还不是很大;真正的考验则是在当事人离开的时候,人一走,茶是否就凉。

  有一次,笔者跟一个退休的首席采购官做咨询项目,他不无感慨地表示,他在十年前推行的一些做法,到现在还在用,尽管他以离开那个公司已有7~8年了,当年的手下也所剩无几。这也说明,有价值的东西会真正融入公司文化,制度化了,也就成为公司运营的一部分了。

  (作者系西斯国际执行总监)

本文同期刊载于5月10日《现代物流报·综合物流》第A6版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