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正在交通运输各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迸发从理念到实践的全新变化。
今日起,本报推出“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专栏,挖掘报道各单位各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实际出发,精准发力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成效和经验做法。敬请关注。
4月2日,备受瞩目的珠江口过江通道南沙大桥(建设期称虎门二桥)正式通车,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入全新发展阶段,一张快速便捷的交通网正在加快形成。
近年来,广东省高质量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构建支撑“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截至2018年年底,珠三角地区高速公路里程达4361公里,内河航道通航总里程达6602公里,珠江口东西两岸建成4条过江快速通道。
“梯形状”快速通道再加密
一座桥梁承载着珠江两岸几代人的梦想,南沙大桥对促进区域间人流、物流等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对粤港澳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过去20年,虎门大桥是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唯一的一条高速公路通道。2013年,广东交通人勇挑重担,开工建设新的跨江通道——南沙大桥,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打通新的动脉。
南沙大桥由两座超千米悬索桥组成,全长近13公里,路线起于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先后跨越珠江大沙水道、海鸥岛、坭洲水道后,穿越虎门港区,终点与东莞市沙田镇相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首个投入使用的民生工程,南沙大桥通车后,市民从广州南部到东莞的路程可缩短10公里,车程将缩短约半小时。
“与虎门大桥相比,行经南沙大桥前往香港市区,比原路线减少约7公里,预计至少可以节约20分钟车程。”粤港跨境巴士公司负责人张广友介绍,配合大桥开通,该公司已调整珠三角及粤西地区多条线路及班次,涉及开平、恩平、肇庆、新兴、广宁等34个班次,日后还将根据通车情况逐步调整四会、三水等线路班次。
目前,珠江口东西两岸地区共规划建设6条公路通道,其中,珠江黄埔大桥、虎门大桥、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4条已建成通车,深中通道建设进展顺利,莲花山通道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这些重要的过江快速通道,将与纵向的广深高速公路、广深沿江高速公路、广珠东线、广珠西线等“黄金通道”一起,共同编织起大湾区“梯形状”快速通道。
“12312”交通圈再蓄能
2018年,珠三角区域的交通“成绩单”着实亮眼: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广东与港澳高速公路通道分别增至3条和2条;与国外港口结为友好港口73对,国际航线基本覆盖全球大部分国家;“海空联运”水路客运快线开创前往香港机场的便捷通道,粤港跨境甩挂运输试点稳步推进,广东省公交一卡通“岭南通”实现与港澳互联互通……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科学谋划,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计划到2022年年底,基本达到世界一流湾区水平,建成“12312”交通圈。湾区内实现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为核心的“1小时交通圈”,湾区至粤东西北各市陆路实现2小时通达,至周边省会城市陆路实现3小时通达,与全球主要城市实现12小时通达。到2035年年底,全面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对内,不断织密大湾区快速交通网。广东交通将以贯通内地与港澳及珠江口东西两岸为重点,加快推进黄茅海、莲花山、狮子洋、伶仃洋等重要通道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东莞至深圳、常平至虎门等高速公路拥堵路段扩能改造,推进深中通道等尽快建成通车。
对外,积极扩展大湾区综合运输通道。广东交通将充分发挥珠江—西江“黄金水道”运输干线功能,以提高旅客出行效率、降低货物运输成本为重点,推进大湾区综合运输服务智能化发展,提升交通网络的整体效率和服务质量,不断实现交通延伸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