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军事物流军民融合式发展研讨会
10月18日,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企业家高级研修班”第五次课程学习期间,参加研修班的40多位物流企业老总与解放军后勤学院的多位军事物流专家,就军事物流军民融合发展课题,不断碰撞智慧的火花。
军民物流融合是现代战争胜利的保障
在课题讨论会现场,后勤学院军事物流专家、应急物流专委会秘书长徐东表示,提高军事物流保障能力需要走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国内外的远近战争可以证明,没有地方
物流企业的支持,战时军队的物流保障能力是不给力的。
研修班学员、《现代物流报》社社长宗树明谈到,从2005年起,《现代物流报》就开设了应急物流版面,军事物流专家的投稿让《现代物流报》了解更多应急物流和军事物流方面的知识。
如何加强军事物流军民融合发展?宗树明认为,军方和地方物流企业要加强交流,建立交流机制,军方和地方物流企业之间都有哪些资源,在哪些资源方面可以进行共建共用等,这些信息需要在交流中才能获得。
宗树明说:“英国为什么能取得马岛战争的最后胜利,原因之一就是英军的后勤保障比较到位,而在英军的后勤保障这一块,英国商船的作用功不可没。”
徐东也认为,英军能赢得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英国在48小时之内组建了一支特混舰队,而特混舰队中,民间商船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民间商船不远万里输送战争物资为英军打赢马岛战争立下汗马功劳。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提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军民物流融合发展主要集中在军民双方联储、联运、联供方面,在铁路、公路、空运等方面,军方都离不开地方物流力量的支持,尤其是在公路运输方面,战时需要地方特种运输车辆的支援。”徐东表示,“以色列能打赢第四次中东战争,靠的也是其民间平板拖车千里运送坦克,并且民间力量占到一半以上。”徐东说。
徐东指出,现在军方使用地方第三方仓储资源的情况在增多,而军方的一些仓储资源也逐渐向地方开放。历史上军方的一些仓库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渐变成了市中心所在地,军方的仓库就成了稀缺资源,把这些闲置的稀缺资源向地方
物流企业开放可以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把平时闲置的军方物流资源向民间开放,以提高其利用效率,在战时,这些资源能迅速转化成有效的战备力量,这是军民物流融合发展的初衷和目的。
应急物流成地方物流企业兴趣点
徐东说:“应急物流是地方
物流企业参与一个领域,也是军民物流融合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云南腾俊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光洪提到:“腾俊与军方在物流方面的合作比较多,在30年前的老山战役中,我们公司的两个职工在支援战争过程中英勇牺牲,而当时这两位职工的任务就是运送坦克到老山前线,这两位职工的英勇事迹被记录在了企业发展史中。现在,腾俊与军方在海运方面的合作比较多,腾俊在上海、南京的大件运输车队也纳入了地方国防动员序列,平时也参加过地方组织的军事动员训练。”
肖光洪提到,云南今年出了几次大的地震。“在救灾过程中,我们看到很多问题,首先就是分不清究竟是军方还是地方在主导地震发生后的应急物流,组织比较混乱,军方与地方的合作不是很顺利,通常是运力不够,有了运力,道路不通畅,物资很难进入灾区,有些物资重复运送,而有些救灾物资又是紧缺的,诸如此类的问题有很多。”
云南腾俊多式联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伟、青岛华骏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忠付也表示公司及个人愿意参与到应急物流的讨论、方案制定和实践环节过程中。
徐东说,在应急物流专委会官网上可以查到相关的地方物流企业可以参与的应急物流合作项目。应急物流专委会每年都会发布应急物流指南,并且召开应急物流研讨会,也会参与到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中。9月13-14日,在解放军后勤学院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应急物流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军事物流与应急物流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军内外的15名知名专家,围绕军事物流与应急物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从我国现代物流和应急产业现状与发展、军事物流的安全战略需求、军民融合式物流的风险防探、国际救灾物流等方面进行了深度研讨。
在应急物流专委会的指导之下,地方
物流企业希望参与到应急物流合作项目的兴趣和热情,或将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军民物流融合的一个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