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定一强调,方法论对每一个人来讲都非常重要,它是一个捷径,是一个有效积累知识和适应快速发展的工具。研究物流的方法论目前是一个探索,为的是理顺各种物流知识的关系,寻求认识
物流的基础,以及简明的框架结构。
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很快,但人们对物流的认识却没有跟上,整个学科的体系建设十分缓慢。“物流学科体系的内在联系如果缺失,它变成了一种物流知识的堆砌。”戴定一说。
具体来看方法论的缺失,会反映在部分决策上的效果,理论研究的低水平重复,学科体系的建设缓慢,企业家的探索盲目、低效等。总之,物流方法论的构建迫在眉睫。
他还指出,过分强调“整合”可能适得其反。历史上看,物流的发展并非是“合”出来的,而是“分”出来的:第一次专业化分工是业务外包,出现的物流萌芽;第二次分工是
物流资产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第三次分工是流程的模块化,提高了服务的柔性;第四次分工则是集装化单元化技术和设备的广泛应用。发展历史说明物流的基本方法论是“分合之道”,分工与模块化是其基础
而谈及现实中的物流发展,戴定一认为,可以简单归结为网络的发展和流程的发展。
其中,关于网络实际上就是资源管理问题。戴定一指出,我国物流资源的问题在于有分无合,需要网络化。当前尤其要关注非资产纽带的网络化之路,如企业联盟,园区整合资源、园区联盟,以及原来越多的虚拟生产方式需要的新型资源组织方式。
关于流程实际上是生产与服务的行为组织方式,是专业化细分趋势中的协同问题。戴定一认为,专业化流程与装备演化出专业物流;从自建、模块外包到整体外包,分工合作才是发展之路;流程的信息化促使流程透明,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 “四流”合一,遵循服务价值创新,成本相对降低规律;而专业物流依赖于产业背景,专业价值驱动发展。
网络问题就是围绕
物流资源的共享,流程问题就是解决行为的协同。共享与协同是未来的物流发展趋势,也是即将来临的新的产业革命的基本趋势。物流的基本方法论就是用分合之道,解决网络的资源共享和流程的分工协同。
针对物流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戴定一将之概括为三个方面:体制分割、干预过多,影响物流的分合规律;利益关系格局固化影响信息化技术的采用,阻碍交易成本降低和分工深化;体制和理念的滞后影响标准化在分工合作中的作用。
同时,他还指出,近期国务院出台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具有积极意义,指出了物流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复合性,彰显了国务院对于物流业的重视,很是鼓舞人心。特别是关于物流标准化建设,《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着力提出,必将有所成效。
最后,戴定一也针对
物流标准化的建设思路提出了他的五点建议:一是提高“用”字为核心;二是政府标准归位,体现依法行政和公共利益的保护;三是加快试点,推动协同类标准的改革;四是明确物流标准化重点在于做好接口;五是建立新型标准化的监管和服务体系。
(根据戴定一授课内容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