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清华大学物流与供应链总裁高级研修班最新一期
培训在京开课。期间,主办方特邀多位业内知名专家进行精彩授课。现将甘鹏飞老师的部分观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商业模式是一种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其为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把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各要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化的、利益相关的、具有独特核心能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最优实现形式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同时使系统达成持续赢利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简言之,企业通过创造价值赚钱的逻辑和方法就是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左接资源,右接需求;上承战略,下启执行;内生效率,外现价值。而影响它的因素包括客户需求、技术革命、社会环境、竞争格局、法律环境。
为什么要研究商业模式?首先,企业面临新的挑战。一是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在发生变化,作为企业需要不断去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二是外部商业环境在发生变化,包括“世界是圆的到世界是平的,互动与社会化,打破信息不对称的桎梏—信息的充分共享,从价值链到价值网络到商业生态”。其次,企业自身面临的挑战。一是管理提升的挑战,二是经营突破的挑战。前者指的是内部管理,流程制度怎么样,财务管理健不健全,劳动效率怎么样,职业化管理怎么样等;后者讲的是外部环境,买方市场,价值创新、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产能过剩等。
商业模式包含九个要素:第一,客户细分,明确公司所服务的顾客到底是谁;第二,价值主张,其核心是差异化,要把特色做足但不能太多;第三,渠道通路,重点在于要把有效的价值传递给客户;第四,客户关系,公司同消费者之间建立的关系类型;第五,关键资源,即商业模式有效运转所必需的最重要因素;第六,关键业务,商业模式运转所必须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第七,合作伙伴网络,即供应商与合作伙伴的网络;第八,成本结构,运转商业模式所产生的所有成本;第九,收入来源,公司从客户获得的现金收入,也可能是多种收入流的汇集。
商业模式由四个板块组成:一是价值模式,二是营销模式,三是生产模式,四是盈利模式。而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经营基本逻辑的变化,既可能在构成要素方面不同于已有商业模式,也可能在要素间关系或动力机制方面不同于已有商业模式。其创新的形态则有技术创新、流程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优化商业模式的方向和途径,可以从产品向服务和解决方案转型,以服务的方式改造制造型企业,以工业化和信息化改造传统服务业;也可以改变行业模式,进入新的行业,或改变企业模式,在价值链上创新,也可以改变收入模式,重新配置和定价模式,实现收入结构优化。
商业模式创新的精进主要在于以下六个方面:企业家的醒与觉,识别外部环境的机遇和挑战,战略的再定位,商业模式重构,管理模式的再造,以及企业文化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