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训 > 培训 >
中物联12年物流培训路 引领行业走向成熟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 阅读:709 日期:2015-02-10
       

图为:中物联组织召开第十三届全国高校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

       “2000年左右的时候,物流(logistics)的概念刚刚被引进中国;2001年的时候,只有北京物资学院一所高校开办物流类专业高等教育。”近日,北京中物联物流采购培训中心主任周雪松在接受《现代物流报》记者采访时谈论起物流教育之源。

  周雪松说,当时很多运输公司把名字改为物流公司后,亟须引进一批物流人才,了解物流的概念,推动公司各项新业务的发展。物流专业也逐渐在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中走热,物流人才吃香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物流教育和培训也逐渐掀起一股热潮。

  从无到有 由热及乱物流培训与教育亟须规范

  2002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物联”)组织专家编写物流师职业标准,2002年底提交给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1月,劳动保障部正式提出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国家标准。

  2003年,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国家标准公布之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就开始着手做物流师人才培训的具体工作,成立专家委员会、编写教材,建立考试和培训体系。2003年11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召开培训中心认证工作会议,给各个培训中心授牌。2004年3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第一次组织实施物流师职业资格全国统一考试。

  从2004年开始,社会上兴起了考物流师的热潮。2004~2008年间,参与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的学员,每年都在几万人左右。“培训市场的火爆导致多种物流类职业资格证书涌现到市场上,颇多与物流不沾边的协会和机构纷纷推出物流类职业资格证书,以求在火爆的培训市场上分一杯羹。”周雪松说,“当时,据我了解,全国大概有十几种与物流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这种局面导致乱象丛生。”

  2007年5月28日,《北京晚报》报道,只需500元就能买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物流师职业资格考试的考题。文中提到,一位参加物流师培训的学员在交了1900元培训费后,参加了为期7天的培训。在培训的最后一天,学校通知学生,只需上一个500元的保过班,就能保证考过物流师。

  事后,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就泄题事件做出回应:接到2007年5月19日物流师(二级)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试题泄密情况的举报后,高度重视,并介入调查。其还表示,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试题及答案是国家机密级事项,故意泄露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试题及答案的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触犯国家法律的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中物联认识到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开展过程中的种种乱象,开始做针对性的规范工作。具体包括:针对培训中心制定资质认证管理办法,规定培训中心如没有严格按照有关管理规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严重损害本资格认证声誉,培训部取消其从事本资格认证培训的资格。培训部每两年对培训中心复审一次,对不合格的机构,培训部限期整改,仍不符合要求,则取消其培训资格。据周雪松介绍,培训中心收费方面,中物联制定了统一的指导价,各个地方的培训中心,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适度对指导价进行上下浮动。

  针对考试中心的资质认证管理办法,要求考试中心原则上每个省只设一个,培训部每两年对考试中心复审一次,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本资格认证管理办法,造成重大工作失误的,限期整改,仍不符合要求,则永久性取消其考试中心专业资质资格。

  培训教师认证资格管理办法规定,如果违反规章制度及其职责,造成恶劣影响及严重后果的,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培训部有权取消资格,收回聘书。

  中物联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工作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报名管理办法,考区、考场设置,考务管理人员职责,阅卷与质量管理,认证统计与查询的相关条款,对于违反规定、泄题和泄露评卷工作的有关责任人会进行严肃处理。另一方面,对考试过程中的考场规则和监考要求也做了明晰化的规定。

  周雪松介绍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方面,始终坚持考培分离和六统一的原则,即统一标准、统一教材、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统一认证,无论从口碑、效果,还是社会认知度、品牌知名度方面来讲,在当时是十几种物流类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市场中都是做得最好的。

  周雪松认为,与劳动部组织的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相比,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并不具备行政职能,在“证书还是国家颁发的好”这种思想支配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培训方面依然快速发展,中物联组织的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人数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具有政府行政影响力的劳动部组织的物流师职业培训人数。在这种背景下,赢得院校方、企业方对中物联的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可与青睐。

  在物流教育方面,截至2014年,已经有400多所高校开设物流类专业,1000多所职业院校开办物流类专业。当然,在10多年物流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包括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部分院校在没有一个与物流相关的专职教师的情况下就敢于贸然设置物流专业,这种情况让人惊愕不已。还有,高校物流专业设置与社会人才需求不对接的问题也被媒体反复报道,物流行业面临的人才“荒”与“慌”的难题亟待破解。在这种背景下,中物联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的所在地,充分发挥连接院校和教育部门的纽带作用,为物流教育的规范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图为:中物联致力于物流培训事业

       实践性与国际化并重中物联走在物流培训前沿

  在12年的发展过程中,中物联物流培训工作始终走在前沿,坚持实践与理论并重,并积极开拓国际化物流培训事业。

  据周雪松介绍,中物联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第一版培训教材是由院校老师组织编写的,主编是吴清一教授,北京物资学院的陈梅君教授是该教材的副主编。当时最先接触物流概念的就是院校的老师,部分院校的老师做了物流研究,并从美国、日本引进过来很多新的概念。

  近几年来,为了提升培训质量,增加培训内涵,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相继推出第二版和第三版教材,第二版教材仍由吴清一教授任主编,与第一版教材相比,第二版教材根据市场的反馈和物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吸收了国外的一些新的理念,在教材知识内容上做了一定程度的更新,以适应新的行业发展形势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之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充分借鉴国外在物流职业培训方面的成功做法,来充实国内的物流职业培训教材。“尤其是接触联合国ITC职业资格认证后,我感觉这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应该坚持的培训方法和培训教材。ITC职业资格认证并不侧重于理论灌输,而是针对在职人士,告诉被培训者在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应该怎么去解决。”周雪松说。

  借鉴ITC在职业资格认证方面的成功经验,中物联开始启动第三版教材的编订工作,在第三版教材中,压缩理论知识,按岗位需求梳理教材模块,以增强教材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因而增强了在培训市场上的认可度和吸引力。据了解,第三版教材前后用四年的时间编写。“第三版教材的编写过程,可谓是经历各种困难后形成的集萃和精华。为了跳出以理论框架为主导的教材编写体系,第三版教材编写过程中聘请了大量在企业一线工作的专家学者。但既有实践经历又有专业水平的专家没有时间,有的专家即便专业修养很好,但在真正动笔的时候却未必能把胸中多年积累的知识形成跃然在纸面上的文字。中物联培训部在编写第三版教材时遇到很多困难,始终不折不挠,最终才编纂出了一本实践性很强的物流培训教材。”周雪松表示。

  另一方面,中物联与ITC经过多方沟通协调后,把ITC项目转化为注册采购师,以适应中国采购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据悉,从2005年开始,每年参加注册采购师培训的人数都在几千人的规模。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