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同样遭受离职潮
春节前后的离职潮席卷许多行业,物流业同样遭受 “冲击”。这不,一家公路第三方物流企业老总近日就对笔者抱怨: “花时间、花精力好不容易培养的一名技术人员,年后说走就走了,也不知道还有谁憋着劲等着走呢!”
物流行业人才紧缺是公认的事实,尤其是手握客户资源和深谙专业知识的人才更是 “稀缺资源”。但正所谓 “良禽择木而栖”,跳槽事情也就不新鲜了。对于远成、宝供、德邦这样的大型物流公司而言,个别人才的流失可能微不足道,但对中小物流企业而言,一旦核心人员流失,影响则是非常巨大的。
当面对人才流失时,一些企业老总会认为这些人 “不讲感情”、 “不懂报恩”。而在笔者看来,在当前的环境下,很少会有因 “感情”二字而坚守企业的人才了,当然这也不符合市场规律。企业要想留住人才,不能奢望打 “感情牌”,更不能一味地抱怨员工的不忠,或抱怨竞争对手的 “挖墙根”,企业需要做的是改变自己:打通员工上升通道,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我国中小物流企业普遍缺乏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往往是几个 “管事人”带领一帮“干活人”,基层人员得不到有效培养,也难以获得成长的空间,更看不到个人未来的发展前景,自然无法 “定”下心来。
从长计议,物流企业应将培养人才放在首位,建立培养机制,只有不断培养出后备人才,才能形成稳定 “人才蓄水池”,确保企业在发展中不会出现因人员流失而产生重大问题的情况。只有为员工打通上升通道,为有能力的员工配置适合的薪资、待遇和职位等,进而建立起企业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人才才不会轻易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