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实验室装备是物流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像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分拣设备等这一类的现代化物流装备,具有投资金额高、所需空间大的特点,高等院校在购置该类装备构建实验室时对其利用率较为关注,希望能够通过对物流实验装备的充分利用来体现大额资金的投资优势。
但是,目前受制于教学内容开发、教学手段研讨等因素,一些院校的物流实验装备出现了利用率较低的现象。为避免上述现象,高等院校在购置该类物流实验装备时需要以专业的培养方案为基础,基于系统化的思想提出多层次利用的模式来提高装备的利用率。本文将结合北京物资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实际情况,以自动化立体仓库为例说明该模式的构建方法。
一般而言,高等院校物流专业在具备了专业培养的定位、建设理念以及课程体系之后则需要建立比较完备的支撑体系,物流实验室的建设就是这一支撑体系的重中之重,所以目前大部分开设物流专业的高等院校都建立了自身的教学用实验室。北京物资学院也是同样构建了完善的实景式教学环境,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提出了物流实验装备的系统化利用的思路。
以平台思想挖掘教育资源
该思想主要是利用物流实验装备的硬件基础,形成企业化运作平台,将实验室作为缩微版本的实景化虚拟企业,从而实现将企业各个层面的作业任务移植到以实验室为核心的企业虚拟平台之上,充分利用平台的综合性作用,与物流类专业培养目标的综合型相匹配,形成二者之间的紧密结合。
以自动化立体仓库为例,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将其单纯地作为一个物流设备进行演示使用,在物流设备以及物流实训课程中获得使用。但是如果将该设备作为核心构建“实景+虚拟”的物流作业平台的重要构成部分就可以极大地扩展该平台的使用范围。将货物直接置于自动化立体仓库内,使之成为能够运作的物流系统,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就能够提供更多的选择,形成可以覆盖物流作业流程管理、物流信息化、物流规划设计、物流成本管理等在内的综合平台。
在仓储管理课程中,通过平台思想则可以在仓储规划、库房管理、仓储运作管理与仓储绩效管理等方面直接使用自动化立体仓库作为教学平台进行演示和使用。
在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类课程中,自动化立体仓库则成为规划与设计中重要的物流基础资源。物流设施设备与规划设计中则对立体仓库使用最为直接,可以以自动化立体仓库为核心,以其他辅助设备的实施来完成整个装卸搬运系统规划与设计,整个自动化立体仓库则成了完成这套物流设备的重要设计对象;在物流节点设计方面,配送系统规划与配送方案的设计也可以作为整个节点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
在与物流信息化相关的课程中,自动化立体仓库作为仓储自动化的典型代表,可以在仓库的可视化控制、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等方面作为教学对象使用。目前比较受到关注的物联网类课程也同样可以在上述平台上开展教学,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完成信息采集、传输、应用的系统设计。
在物流成本管理类管理课程中,通过尽可能地公布案例企业的相关采购数据、运行数据以及统计数据作为物流成本计算的基础资料,使学生切实了解物流企业运作情况。
以此类推,在运筹学类的课程中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运作路径优化,在库存管理课程中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基础出入库统计数据等都是重要的案例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最为直观的感受,直接提高学生的教学真实感。
紧抓教育需求多样化特点
在做好对课程的支撑之外,可以很好地总结目前以物流装备为平台形成的对教学需求多样化的支撑。在培养方案中物流企业实习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对企业中遇到的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仿真模拟,获得一定的决策支持数据。在学生开展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凡是涉及到自动化立体仓库内容的,也完全可以利用实验室的设备来完成,例如物流管理类学生提出的企业技术改造策略,物流工程类学生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等都属于这一范畴。
在具备一定实验条件的院校中还可以充分地利用物流实验室进行物流类的通识教育,开设选修课程,将专业实验室为通用类实验室,实现对实验资源的多角度、全方位利用。
目前,对实验室设备进行系统化利用的研究已经成为趋势,实验室的建设投资最大化利用的需求将会加速这一趋势的发展,未来物流实验室的使用将会更加的充分、合理、科学,发挥更多的服务功能。 (北京物资学院 物流学院 王成林 何杰 王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