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基建及房地产投资放缓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国内商用车行业陷入低迷之态。这种市场形势,不仅让一些商用车企业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阵阵凉意,同时也让不少业内人士对于国内商用车市场走势产生了担忧。
面对国内市场低速增长期的来临,商用车企业在积极提升自身产品、服务竞争力的同时,也在谋求海外市场的新突破,希望能够开辟一个新的蓝海。于是,升级海外战略,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成为国内商用车企业近年来共同着力的重点。
潜力巨大
中汽协公布的产销数据显示,9月份国内商用车产销分别为282672辆和287588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9.29%和16.01%。这已经是商用车产销量连续第六个月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事实上,国内商用车行业在2010年达到历史最高点后便开始出现持续下滑。这种局面虽然在去年有所改观,但今年以来黯淡的销售数据,再度给商用车企业浇了一盆冷水。面对国内商用车市场短期内的回暖无望,到海外市场寻找出路就成为一些商用车企业,尤其是重卡企业的共同选择。据了解,今年以来,包括陕汽、华菱、重汽、江淮、北奔等在内的众多重卡企业,都在紧锣密鼓地扩大海外出口市场。而这些努力也结出了硕果,这一点,从不少企业频频接收到的海外采购大单上就可窥见端倪。并且,除了出口数量的屡创新高,中国商用车的海外出口目的地以及车型品系也在不断增加。
对此,相关人士指出,此前国内商用车需求旺盛,企业主要以供应国内需求为主,对于海外市场的拓展着力并不多。但随着国内市场增速的放缓,潜力巨大的海外市场对于企业的吸引力明显增加。
“面对国内需求的不振,未来国内市场的竞争将会愈加激烈。在这种形势下,海外市场有望成为中国
商用车新的蓝海。” 华泰联合证券汽车分析师姚宏光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