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5】物流园区:积极互联互通 创新运营模式
2015年,物流园区点式经营和信息孤岛发展困局进一步激化:物流园区经营方式单一、信息技术利用率不高,信息化设施的投资占比偏低,信息孤岛阻碍物流园区增加收益,无法充分发挥物流园区资源聚集、货运枢纽功能。
物流园区点式经营带来的困局,要求物流园区必须创新经营模式。在中央部委出台的鼓励物流园区互联互通的政策引导下,物流园区企业积极试水互联互通,以破解目前制约园区经营模式粗放的瓶颈,寻求创新发展之路。
政策引导园区转型发展
2015年,交通运输部和商务部引发多项文件,并多次召开行业会议,研讨物流园区互联互通之道。这些利好政策的出台,为物流园区互联互通指明了方向,对发挥资源整合效应,促进行业资源集聚和优化组织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初,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物流园区互联应用技术指南》,加快交通物流互联互通技术标准化建设,促进物流园区信息互联互通与融合应用发展。7月,商务部办公厅下发《关于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要以“互联网+”理念为指导,建立布局合理、运营高效的智慧物流园区(基地)并建立互联互通的智慧化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交通运输部促进物流园区互联互通技术标准化建设的措施有利于物流园区在线上实现车流、货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资源的进一步融合,对于提高物流运行效率、提高物流园区运营收益有重要意义。而商务部出台的文件则指出,建立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必须以互联网+为指导,实现物流园区配送体系在线上的互联互通,提高配送网络的合理性,提高配送效率。
而有关专家指出,在交通运输部编制的“十三五”规划中,物流枢纽建设仍是重要内容。在发展形态上,建议关注“物流园区+”服务业态,重点打造“物流园区+物流金融”、“物流园区+互联网”、“物流园区+多式联运”等具有创新意义的物流枢纽。“物流园区+”是物流园区积极尝试互联互通,进行业务创新的重要表现。
积极推动园区网络化
2015年,以传化物流、普洛斯、深国际等物流企业为代表,积极构筑联通全国的物流园区网络,这是在线下推动物流园区互联互通的重要尝试。
在线上,2015年4月27日,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管理中心联合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传化物流集团,在杭州发布了服务物流园区信息化的“互联网+物流园区”产品——国家平台园区通,“园区通”作为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在物流园区方面的一个应用案例,在统一物流信息标准、破解物流园区信息孤岛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
2015年,物流园区在实现互联互通方面,明显表现出线上线下同时加强互联互通的发展趋势。
另一方面,结成物流园区联盟是单体物流园区在2015年进行互联互通的重要尝试。2015年11月20至21日,中物天成和中物动产联合举办的全国物流园区联盟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成立了天成物流园区联盟,为单体物流园区实现抱团发展、互联互通提供了全新平台,全国物流园区联盟不仅致力于线下各个园区之间的互联互通,同时也将建立线上的信息平台,把散布在全国各地的物流园区线上资源串起来。
物流园区通过线上线下互联互通和结盟的形式,有利于摆脱“点式经营”“信息孤岛”的困境,通过信息化方式帮助园区在物流交易、电子结算、仓单质押、融资担保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在2015年,物流园区开始逐渐从地产开发模式向园区运营模式转变,通过对园区内物流资源的运营和整合开发,实现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深度介入,在发展过程中倾向于抱团发展,以此实现获取增量收益的目的。
货运APP倒逼园区运营创新
2015年,货运APP的迅猛发展成为推动物流园区进行互联互通,积极尝试业务创新的重要外部动力。货运APP不仅在线上与物流园区争抢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商流资源,在线下与物流园区争夺园区档口资源过程中也不断发生冲突。这进一步加速了物流园区互联互通的进程。
与此同时,线上平台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步意识到线上平台的发展不可脱离园区实体,物流园区也意识到线上平台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园区运行效率,于是,双方开始探索线上平台与线下平台(物流园区)融合发展的模式,各种创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传化公路港以线下公路港为依托,进一步开发线上平台(易配货等),实现线上线下资源融合;天地汇以线上平台与线下园区融合模式,致力于整合园区内的专线运输资源,以实现公路货运效率的大幅提升,卡行天下致力于构建智慧物流园区运行网络,推出中国直通车公路货运产品,致力于打造公路运输网络平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