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物流全媒体5月8日讯(微信:cn156news 记者 代振锋)
5月6日,第四届河南物流文化节在郑州新密市的东方大运物流园举办。活动由河南国际物流商会组织和主办,400余家相关单位参加,会议现场容纳近千人,整个物流节约3000人参与。
过去的一年,河南本土物流一路走来并不易。首先是郑州南四环物流园拆迁,导致成本上涨,与之不适应的是运费上不去,再加上物流业广受诟病的散乱差、标准化缺失,部分物流人陷入迷茫。
接下来应该怎么办?此次物流节提出了“新趋势,新格局,新发展”主题。
到会的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对此做了详细解释,第一轮外向经济发展带来了的是沿海港口城市的发展,第二轮必然带来的是内陆城市的发展,中原是逐鹿之地,中部城市要抓住产业布局的转移,走向物流的网络化、效率化、信息化、平台化。
他称,依托物流园区,打造信息流、资金流、商流为一体集聚格局,这靠的不是经济,靠的是全新模式、产业链延伸、企业间的紧密合作,未来要打造大产业、大平台、全链条布局,这是新格局。
新格局要求转型,也就是人才培养、知识更新,才能改变小散弱、脏乱差的格局,这是新发展。
“河南物流文化是摆在河南物流企业家面前的全新课题,拥抱中国新型经济发展的春天,在春天中,促进物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变,谁抓住改变机会,谁就是下一轮经济的引领者。”他称。
嘉宾对话环节,一个“3-5年行业会往哪个方向发展”的问题抛了出来。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学院院长李建丽称,装备、发展模式、物流文化是物流业的三驾马车,而人才培养和储备是将来中小企业会面对的问题。
汪鸣称,大趋势是,过去找一个专线就能赚钱的日子过去了,小将成为常态化,但这并不可怕,平台将帮助物流企业进行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抱团取暖。
郑州财经学院现代物流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孙宏岭称,前段时间省政府领导考察物流企业时,第一次提出了扶持本土物流企业发展的说法,本土物流要经得住寒流和冲击,未来要向规范化、规模化、信息化发展。
活动其间,主办方举行了物流商会的授牌仪式,部分连续参加四届的商会领导登台合影留念。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穿插其中,会场气氛一次次被推向高潮。
图为部分副会长合影
在接受现代物流报记者专访时,河南省国际物流商会会长田连启、秘书长袁伯合、常务副会长林春光分别就河南的物流现状及发展谈了自己的看法。
据悉,河南物流文化节是在河南国际物流商会领导下,物流人自发组织举办的物流人的节日,一年一度,已举办过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