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物流地产 > 园区 >
“绿”动·沧州渤海新区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 阅读:563 日期:2018-01-31
  提到沧州你会想到什么?是闻名海内外的 “武术之乡”,还是 《水浒传》中林冲被发配的苦寒之地。

  如今,沧州又有了一张现代的 “名片”——沧州渤海新区 (以下简称渤海新区)。2007年成立的渤海新区,近年来,抢抓 “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合作发展、一带一路开放发展、河北沿海率先发展”四大机遇,已经成为环渤海地区年轻而有活力的战略新兴区域。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特别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理念”列为 “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十九大报告提出, “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作为传统的重化工区,拥有的全国最大能源港口——黄骅港的渤海新区顺势而为,着力打造绿色港口、绿色港区、绿色产业,走出一条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绿色发展之路。

  打造绿色港口,夯实绿色发展的根基。依港而建的渤海新区,把打造绿色港口当成绿色发展的重要工作。渤海新区把防尘,作为港口环境治理的突破口和关键。从煤炭堆场环保设施的逐步升级,到应用高新技术手段减少煤炭作业污染,从源头上构建起多道绿色环保的屏障。绿色发展与经济效益,仍被许多认为是不可兼得的 “鱼”和 “熊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的企业,也逐渐尝到了环保的 “甜头”,收获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逐渐走出一条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创新监管模式,巩固绿色发展的成果。在积极引导企业走绿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同时,渤海新区创新监管模式,坚持环保监管的高压态势。一方面,渤海新区相关部门联动,形成了多部门齐抓共管、协调联动机制,并实施环境监管问责制;另一方面,为提高监管效果和提高监管效率,渤海新区不惜重金加大科技的投入,使环境监测无盲区。

  调整产业结构,把握绿色发展的关键。产业是渤海新区发展的生命线。但是在项目的引进上,渤海新区摒弃了 “唯GDP论”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而是把低能耗、低排放作为引进项目时设立一道必须跨越的 “门槛”,并坚持 “六个更加注重”,终严守 “六个坚决不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也推动渤海新区物流产业的转型,构建高效的绿色物流服务体系,成为发展的方向。这促进了渤海新区高端产业与绿色物流的良性互动。

本文同期刊载于1月31日《现代物流报·渤海新区特刊》第T1版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