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物流地产 > 园区 >
项目引进:不看投资数额而注重绿色环保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 阅读:615 日期:2018-01-31
  项目建设始终是渤海新区的生命线,抓住了项目就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尤其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抓住大项目、好项目,是践行发展新理念,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的重要一环。

  2018新年伊始,渤海新区项目建设迎来“碰头彩”。1月5日,沧州渤海新区举行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开工、竣工活动,总投资435亿元的80个项目集中签约、开工和竣工。


  项目引进严把环保 “门槛”

  “虽然这次活动上,总投资额高达400多亿元,但这并不是说招商时更看重投资规模。”渤海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低能耗、低排放才是我们引进项目时设立一道必须跨越的‘门槛’,只有‘好菜才往篮子里装’。”

  “好菜”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好菜”能入得渤海新区的“法眼”?

  具体来说,在招商引资中,渤海新区坚持“六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规划引领、更加注重制造业、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更加注重集约发展、更加注重外向型经济。

  始终严守“六个坚决不上”:不符合发展规划的项目坚决不上、不符合供给侧改革要求的项目坚决不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不上、不符合集约发展的项目坚决不上、属于淘汰落后产能类的项目坚决不上、需要较多排放指标的项目原则不上。

  坚持环保的引进项目原则,必然使渤海新区与一些大项目失之交臂。上述负责人坦言,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要学会取舍,要具有大局观和战略眼光,不能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

  向绿色产业抛出 “橄榄枝”

  如果说项目招商时通过提高准入“门槛”是做“减法”,那么渤海新区在发展效益上则是做“加法”。

  在“婉拒”诸多投资额虽大但不符合“绿色”要求项目的同时,大力引进高端、绿色、生命力强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神华机车整车制造、新兴重工集装箱式天然气运输装备、北京佳龙化工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项目纷纷入驻,2017年推进的358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到50%以上,重点技术改造达到33个,占沧州市总量的五分之一,位居沧州市第一位。

  一 “加”一 “减”促转型升级

  渤海新区,正是秉承这样的原则,下大力抓好传统产业改造项目、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方面,渤海新区坚持冶金钢铁产业高端化、石油化工产业精细化、商贸物流国际化方向,积极推动传统产业与国际优势资本、先进技术对接,促成了阳煤正元化肥公司与美国AP公司等一批战略合作项目。

  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渤海新区把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和落实了包括捷克纳米纱窗、SKYLEADER飞机制造、波兰垃圾加工合成蜡设备制造等项目在内的一批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优质项目。

  在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方面,渤海新区充分发挥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平台作用,重点引进建设了香港华润热电联产、法国威立雅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等节能环保项目,与挪威阿科凌、以色列IDE公司就海水淡化项目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这些世界领先、国内一流的好项目,不仅有效推动渤海新区产业转型升级,还能反哺渤海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近两年,渤海新区苦练“内功”,装备制造类项目占比由过去的12%提高到20%,产业质量、效益呈现“双升”态势。

  与此同时,沧州渤海新区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确保把科技创新实效体现在新培育引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产业占比提升上,撬动存量变革、增量崛起。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00家,高新技术企业33家。

  近两年,渤海新区亿元以上竣工项目167个,相当于“十二五”的81%。2017年以来,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65个,完成产业投资476亿元,同比增长30%。

  高端产业推动物流企业转型

  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推动着渤海新区内以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物流为主营业务的物流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新、环保产业落户渤海新区,我们在稳住大宗物流这个主业的同时,正在谋求多元化发展,涉足冷链、化工、汽车等细分物流行业”。河北海通铁运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文革在接受现代物流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用沧州市委常委,渤海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栋的话说就是,“渤海新区成立十年来,全力抓好开放招商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以投资结构优化促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近两年,渤海新区在走好‘发展新路’上苦练‘内功’,装备制造项目占比由过去的12%提高到20%,新兴产业发展明显加速,产业质量效益加快提升。当前,以港带产、以产促城、港产互动、产城共兴的生动局面已在渤海新区形成。”

  在港口龙头引擎的强力带动下,沧州渤海新区产业聚集不断提质提速:2017年共推进重点产业项目315个,完成产业项目投资734亿元,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到55%以上,装备制造项目占到27%;推进重点技改项目46个,完成技改投资384.4亿元,同比增长36.9%。

  鑫海四期、石家庄四药等202个项目如期开工,泰恒特钢、博翔石墨等96个项目实现竣工,开工和签约项目占到全市半数以上,招商引资月综合考评始终位居沧州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83家,营业收入超30亿元的企业达到7家。

  渤海新区产业发展正在向以石油化工、冶金装备、港口物流等传统产业为基础,以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汽车、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临港产业加快转型。

本文同期刊载于1月31日《现代物流报·渤海新区特刊》第T3版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