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物流地产 > 地产 > 访谈•观点 >
何黎明:自贸区下物流与供应链发展新趋势
来源:中物联    作者: 阅读:1704 日期:2015-04-08
  各位来宾,各位代表:大家上午好!

  在福建自贸区总体方案通过之际,我们大家齐集一堂,为自贸区发展献计献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我代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预祝本次高端论坛圆满成功!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中高”目标。我国物流业积极调整应对,加快转型升级,主动适应新常态,物流运行保持温和增长。预计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将超过210万亿元,可比增长8%左右;物流业增加值超过3.4万亿元,可比增长9%左右,两项指标增速与上年相比均小幅放缓,但仍高于同期GDP增速,处于中高速增长区间。社会物流总费用将超过9.7万亿元,同比增长8%左右,增速延续小幅回落态势。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约为17%左右,物流业发展质量和效率有所提升。中国物流景气指数全年处于55%上下区间波动,物流运行总体趋稳。2015年,物流运行趋势仍将延续“增速减缓、结构调整”的发展态势。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物流业适应新常态,将进入以转型升级为主线的发展新阶段,物流业将逐步从追求规模速度的粗放式增长转变为质量效率集约式增长,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变为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整合发展、创新驱动,逐步释放发展潜力。

  在新的形势下,以自由贸易区建设为突破口的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2012年9月,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2014年底,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自贸区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就在前两天,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进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会议指出,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而采取的重大举措。随着全国自贸区建设的铺开,自贸区各项功能更加完善,自贸区网络逐步形成,自贸区在物流领域的探索和尝试初显成效,我国物流业将迎来重大机遇。

  一是通关便利化带动国际物流效率提升。在自贸区制度框架中,对接国际新规则、创新制度设计是核心突破点。其中,通关便利化是国际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先实现对接和推广复制的措施。上海自贸区成立一年多来,采取了一系列通关便利化措施,如,海关推出“先进区、后报关”、“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等23项监管服务创新举措。检验检疫推出“通关无纸化”、“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等23项改革措施。海事部门推出了船舶安全作业监管、高效率船舶登记流程等15项新制度,以此提高通关速度。据测算,目前在上海自贸区,进口平均通关时间较区外减少41.3%,出口平均通关时间较区外减少36.8%。通关便利化是自贸区效果最显著的先行先试政策,为物流企业节约了通关时间、降低了通关成本、加快了互联互通,为完善国际物流网络创造了基础条件。随着通关便利化政策的深化创新和推广复制,将有助于改善我国通关整体环境,促进国际物流大发展,为国际贸易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物流保障。

  二是服务贸易自由化改善物流发展环境。当前,我国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增长,2014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6043.4亿美元,同比增长12.6%。但是,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2014年,服务贸易逆差达到1980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为运输服务逆差。与货物贸易相比,服务贸易对自由化和便利化的发展环境要求更高。自贸区的设立,重点之一是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这为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措施提供了落地平台和试验基地。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培育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如,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有望破除企业发展的“天花板”和“玻璃门”。目前,上海自贸区内海关注册企业已达1.25万家,物流企业占企业总数的30%左右,构成了自贸区服务贸易重要的企业主体。随着服务贸易整体环境的改善,将促进以港航企业为代表的物流业与国际接轨,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动运输、分拨、仓储、物流、快递、供应链等一批专业化物流企业的发展壮大,逐步扭转服务贸易逆差局面,提升我国国际贸易整体竞争实力。

  三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区域物流协同发展。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思路。自贸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对区域经济的“溢出效应”和“辐射效应”显著,将逐步形成区域物流节点和重要枢纽,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从国内来看,国家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上海自贸区作为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加大功能创新和产业联动,推动了长三角地区以及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产业重构,促进了上海国际物流枢纽和贸易中心的形成。从国际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主要着力点是区域的互联互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网络布局成为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战略核心是东西互济、陆海统筹,要把区域经济连接起来,物流节点特别重要。自贸区作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将充分发挥对外开放优势,以国际物流为抓手,构建区域物流大通道和节点网络,促进区域内产业承接与转移,商贸交流与繁荣,推动区域内形成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全方位的合作格局,提升区域经济影响力和主导权。

  四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助推跨境物流转型升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推动铁路、电力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这些都离不开跨境物流的支撑保障。目前,中外运、中远等一批大型物流企业跟随中国工程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自主开发了一系列物流工程技术,创造了一系列工程物流世界纪录,圆满完成了国家重点工程的保障工作。同时,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商物流迎来发展机遇。据商务部统计,2013年,跨境电商已突破3万亿人民币,2014年预计为4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30%。随着跨境电子商务试点的推开,跨境电商平台陆续搭建,以自贸区为代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跨境电商物流模式不断创新。自贸区“境内关外”的特性有利于跨境物流的模式创新,2014年,亚马逊与上海自贸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上海自贸区为入口,引进全球产品线开展进口业务,相关的仓储、物流基地也落户自贸区,使客户收货时间大大缩短。此外,以自贸区为窗口和桥梁,海外仓、境外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蓬勃发展,不仅可以快速反映客户需求,紧跟国际消费动态,而且可以形成服务网络,降低物流成本,为跨境电商增添了发展新动力。

  五是全球价值链引导供应链优化发展。近年来,全球价值链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驱动力量。随着分工国际化、贸易全球化的推进,以及物流成本的降低,全球价值链合作的优势与影响充分显现。国际产业分工已经从原来基于各国比较优势的水平分工,转变为以跨国公司为中心,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垂直分工。这种国际分工方式中,我国大多处于相同产业的价值链低端。以自贸区为重要节点,吸引产业集聚,加强供应链整合,能够促进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向高端递进,推动产业格局重构,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未来,自贸区将成为布局全球供应链的重要节点,逐步形成以自贸区为核心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同时,物流企业将充分利用供应链升级的机会,逐步从传统物流向高端物流和供应链服务转型,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产业地位。

  总体来看,自贸区的建设为我国物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自贸区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制约物流业发展的问题。一是综合运输体系不完善,海铁联运、公铁联运、空铁联运等多式联运比例不高,集疏港条件欠缺,铁路优势没有充分发挥。二是物流基础设施还有待加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货运场站等基础设施功能不健全,设施布局还有待优化,物流集聚和辐射效应还没有充分发挥。三是公共服务能力还跟不上需求,政府监管方式还有待创新,通关效率还有提升空间,港航服务能力亟待与国际接轨,公共信息平台整合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四是产业配套水平亟待跟进,定制化、高标准的仓库设施欠缺,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不足,全球供应链整合还刚刚起步。五是对区域物流的辐射带动作用还有待加强,内陆腹地和海外节点的布局亟待通盘考虑,物流大通道和服务网络还没有形成。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着眼于“双中高”目标,自贸区建设要充分重视物流业发展,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充分发挥物流集聚和辐射效应,打造区域物流枢纽和供应链节点,加强互联互通和供应链整合,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福建自贸区作为第二批获批的自贸区,在物流业发展上拥有较好的基础。对于下一阶段物流业发展思路,我提三点建议:

  一是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内引外联。发展对台贸易是福建自贸区的突出特色。作为两岸交流的最前沿,早在2009年,国家批准的海西经济区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并在两岸经济和物流合作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福建自贸区要充分发挥对台优势,积极探索和尝试对台物流模式创新,结合产业需求特点,承接产业落地,推进区域辐射,吸引内陆腹地进出口物流业务,打造对台物流枢纽和供应链节点,成为台湾与大陆对接的物流中心,撬动区域经济的重要支点。此外,福建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福建自贸区要抓住机遇,积极探索通关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的经验和制度,有序拓展沿线区域物流布局,引导和支持物流企业走出去发展,提升国际物流吸引力和竞争力,探索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充分发挥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导权和影响力。

  二是完善服务功能,整合创新发展。服务功能的开发和完善是自贸区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先发优势,积极完善贸易、金融、航运、物流等服务功能。要适应全球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发展,培育国际物流和供应链服务能力,鼓励国际物流和供应链的服务延伸和模式创新,加快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型升级。特别要重视贸易金融的平台服务功能,利用物流集聚效应,大力发展大宗商品、航运服务、分销服务等服务平台,发展新型服务贸易,促进国际物流与贸易金融的整合创新。

  三是做优产业基础,联动融合发展。自贸区良好的产业基础是发展物流,整合供应链的前提要求。要围绕战略型客户的引进、项目的培育和平台的整合,垒实产业发展基础,促进资源有效配置。要充分依托制造业、商贸业的产业集聚,加强物流配套,延伸供应链服务,促进制造业、商贸业与物流业的联动融合,打造新型价值链体系。要形成一套产业化推进、价值链整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打造独具特色的国际竞争力。

  各位来宾,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间,是《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启动之年,也是自贸区建设的大发展之年。随着自贸区建设的铺开,自贸区相关物流产业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福建自贸区要全面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适应国家改革开放的新要求,全面适应物流业发展的新趋势,做大做强物流产业,助推产业升级和贸易繁荣,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发展主动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作为行业社团组织,愿意为福建自贸区物流发展事业做出我们的努力。让我们携起手来,合作共赢,为福建自贸区的明天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