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新闻 > 金融 >
金融改革三大顶层设计出炉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 阅读:461 日期:2018-03-29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3月28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此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上海金融法院的方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三大金融监管文件。上述监管文件分别针对此前存在的金融司法审判、资管行业以及民营金控等监管短板。在分析人士看来,在新的金融监管机制下,补齐金融监管短板的步伐提速。


  设立上海金融法院

  对于设立上海金融法院,会议强调,目的是完善金融审判体系,营造良好金融法治环境。要围绕金融工作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任务,发挥人民法院的职能作用,对金融案件实行集中管辖,推进金融审判体制机制改革,提高金融审判专业化水平,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金融审判体系。

  市场人士认为,时逢金融强监管之年,设立上海金融法院已是大势所趋。1月11日,在“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上,上海市金融党委书记、市金融办主任郑杨透露,防范金融风险是近期工作重点,在金融法治环境改善方面,上海金融办正推动设立上海金融法院,加大对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权益的保护。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吕红兵则认为,设立金融法院有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自贸区建设;有助于金融市场实现体系化、规则化和国际化;有利于促进金融司法对金融市场的规则指引和价值引领;有利于加强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规则话语权。

  在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怡看来,传统法院存在较强的地方保护主义,掣肘于地方势力拒绝裁判,这种状况导致投资者权益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如果建立专业的金融法院,打造一支全新的专业法官队伍,会给金融审判领域带来新的气息。


  规范非金融企业投资行为

  近年来,在产融结合的大环境下,非金融企业全面投资金融机构的问题凸显。对此,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会议同时强调,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要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监管短板,明确企业投资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强化股东资质、股权结构、投资资金、公司治理和关联交易监管,加强实业与金融业的风险隔离,防范风险跨机构跨业态传递。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中心主任黄志龙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适度的、与实体产业关联度较高的产融结合对于非金融企业合理有效配置资源是有利的,但近年来许多非金融企业大规模投资金融机构,完全是通过间接或直接控股进入金融行业,而且形成了极为复杂的股权结构,关联交易较为突出,实业和金融业的风险隔离措施做得不到位,不仅进一步恶化了资金脱实向虚,而且使得金融风险出现跨行业传染。此次指导意见,加上央行正在主导制定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规则,都是对这些领域的金融风险进一步强化监管。

  有消息人士透露,今年将重点监管民营金控。虽然具体的意见全文还未流出,但实际上监管层已多次对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做出表态。央行原行长周小川在去年11月撰文指出,在推进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改革开放方面,要建立健全金融控股公司规制和监管,严格限制和规范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从制度上隔离实业板块和金融板块。

  “少数野蛮生长的金融控股集团存在着较大风险,抽逃资本、循环注资、虚假注资,以及通过不正当的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等问题比较突出,带来跨机构、跨市场、跨业态的传染风险。”新任央行行长易纲3月25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尽快补齐监管短板,进一步明确监管姓“监”,优化监管力量,严格执行监管法规,要抓紧出台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的指导意见,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办法等审慎监管的基本制度。

  落地资管新规

  本次会议还通过了一份备受业界瞩目的指导意见,即《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也是业内俗称的“资管新规”)。

  会议指出,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要立足整个资产管理行业,坚持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相结合,按照资产管理产品的类型统一监管标准,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和监管,最大程度消除监管套利空间,促进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发展。

  这也是此前监管态度的延续。事实上,从去年11月央行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后,一个辐射百万亿资管行业的、最严格的监管新局面就已逐渐呈现,非标“拆弹”、打破刚兑、净值管理等细则也在这4个月受到热议。

  但新规同时伴随着争议。业内人士指出,过去几年内,资管市场规模疯涨,市场对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主要涉及新老划断的问题,即原有的已经销售但未到期的资管协议是一种处理办法,新推出的资管产品则按照新的管理办法执行。另外,对于存量部分如何处置、过渡期多长也有待明确。有消息称,过渡期可能是发布之日开始算,有可能比征求意见稿的过渡期时间延长半年至2019年底,以使市场平稳过渡。备受争议的局面也侧面体现出资管新规的威力,这些都得到监管的重视。

  从近日多家银行在业绩发布会上的表态来看,多已做好应对准备。例如以3万亿元规模理财位居同业第一的工行,该行行长谷澍表示,资管新规出台后不会受到大冲击,将打造净值型产品体系,不断做好非标转标研究,同时在风控方面不断简化产品体系,减少嵌套,使得产品穿透性更好。

  在金融业资深观察人士袁吉伟看来,资管新规实施后,资管行业规模增速将会有较显著的放缓趋势,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促进资管业务向着更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他同时表示,资管新规并不是资管行业严监管的结束,而是进一步升级。在逐步统一监管要求下,资管业务禀赋程度将逐步下降,各金融机构资管业务竞争更加激烈,金融机构需要真正注重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转型发展更为迫切,经营发展差异化程度逐步提升,市场竞争结构趋向集中化,部分弱势中小机构可能越来越边缘化。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