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装备 > 科技 >
加速物流企业向供应链服务商转型的最佳平台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 阅读:2148 日期:2013-08-13

当企业间的竞争已经变成供应链间竞争的今天,第三方供应链物流服务已经在供应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些领先的专业物流企业凭借其在物流方面的专业能力、信息化能力和网络化规模优势,为众多制造与分销企业提供个性化的供应链物流服务,为加快供应链的反应速度、降低总体物流成本和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正逐渐成为企业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调整、企业供应链的整合和再构筑、企业非核心业务外包以及正在兴起的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等,都为物流企业带来了向供应链服务商转型的机遇,许多物流企业都认识到需要更多参与、更深地融入到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形成新的竞争力,以此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和盈利能力。但是,中国的物流行业无论是外部的基础环境还是内部的服务能力都尚显不足,而且在已有的商务框架中物流企业是弱者,往往会成为供应链变革的“牺牲品”。

那么,专业物流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融入客户的供应链中并能够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呢?在上海菱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菱通”)总经理曲立东看来,关键在于搭建多方参与、共赢的协作平台,打破“1对1”交易中所遇到的“零和游戏”规则。菱通的私有云服务平台“3Q-Land”,就是为实现这一目的,在菱通多年来积累的基础上设计开发的。曲立东强调:“供应链的问题是企业间协作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关键问题,我们需要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云平台,而是要搭建一个打通供应链经络、实现上下联通、纵横交错的“祥云”。

实现供应链上所有企业间的协调共赢,专业物流企业在其中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菱通的“祥云计划”,就是由菱通提供私有物流云服务平台“3Q-Land”,与意愿成为供应链服务商的专业物流企业通力合作,在满足供应链主需求的同时,实现物流企业向供应链服务商转型,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实现共同发展的创新服务运营方式。

 

现代供应链管理中的理想与现实

如今,随着企业竞争已经转为供应链竞争,供应链上企业间的相互影响更为直接和紧密,而供应链难以协调的矛盾也随之变得愈加突出。曲立东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由于没有能够协调各方利益的协作平台,供应链主迫于竞争和降低成本的压力,在供应链优化的美名下进行“成本转嫁”造成的。

供应链主为了降低物流成本,较多地采用了简单外包方式,但事实上,这种方式却是在挤压物流服务商的盈利空间和创新能力。比如一家大型电器公司将物流业务交给一家服务水平较高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而该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再将一部分业务简单转包给了一些专线公司,专线公司又继续转包给了一些规模更小的运输工商户。这样的模式下,物流成本是有所降低,但同时物流过程的控制、物流服务的标准就会变得难以管控和跟踪,反而严重影响了供应链的服务能力和效率。

“现在许多生产企业出现的物流管理问题,很多是出现在这种简单的挤压供应商的模式上。正因为不可避免地进行外包,给管理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很容易出现问题。”

曲立东告诉记者,尤其是那些拥有多产品线、多事业部的企业。比如一些大型家电企业,同时有多个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而每个生产事业部又各自有自己的供应商,销售事业部也有各自的渠道商。过去,每个部门是各找各的物流商,这样就导致物流很难进行优化。比如工厂在南边,要往北边送,而销售在北边,又要往南边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公司成立了专门的物流部门或公司,希望把这些物流信息集中起来,进行统一协调管理。然而,在曲立东看来,由物流部门进行集中采购和运输,这样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物流资源,节约物流成本,但是,因为物流订单集中在某几家物流公司,这几家物流公司还是会把物流订单分包出去,这样就又出现了多重外包带来的服务质量下降的情况,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曲立东认为,要实现共赢的供应链管理,必须寻找合适的方法,改变简单的物流外包模式,真正从供应链的角度对物流进行优化、协调和管理。为此,一些企业试图通过信息化手段来解决供应链管理和协作问题,但依然面临诸多难题。

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的难题。面对复杂的供应链物流协调的问题,链主企业面临了三个重大的难题:一是自己使用的ERP系统一般物流管理功能不强;二是专业物流服务企业信息系统千差万别,与链主企业的系统对接成为IT部门和物流企业的噩梦;三是物流协同企业之间的信息系统联通几乎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首先,供应链物流信息在多个层次形成断面,在很多地方存在信息系统接口不统一的问题。比如销售和采购可能不是同一个系统,接口肯定就不同;大型企业,需要多家物流服务公司,物流公司也会接到从不同的环节、不同的系统传输过来的订单,如许多信息交往采用电话、传真、短息或电子邮件方式,其中甚至还夹杂着许多手工录入,这就造成了信息的断点,信息准确率无法保证,传输不及时,从而直接影响了业务的正常运转。

其次,由于这种外部外包,只能通过商务契约加以约束,当出现问题时,只能通过人际沟通解决,效率低下。“营销人员去问物流部门,我的货怎么没到啊?物流部门不知道,得去问外包的物流公司,一级外包公司再去问下一级外包公司……这样一级一级问下去,等信息反馈回来,大半天已经过去了,不仅效率低下,更有可能延误重要商机。”曲立东说。而结算对账多是手工作业,准确率和效率都很低。此外,企业级信息系统无法应对销售、采购部门以及交易伙伴的查询,物流服务商的系统也无法与其对接。

究其根源,对于供应链链主企业,如制造企业、销售商来说,面对的是服务水平、系统化水平参次不齐的物流服务商,其整体物流水平(如可视、追踪、及时响应)受制于低水平物流服务商,同时又因为缺乏统一整合的信息平台对整体物流业务进行管理,从而大大降低了管理效率。虽然大型企业可通过建立自有物流信息平台推行内部物流服务标准,但成本高昂。

物流企业信息化的难题。而从物流企业的角度,其信息化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缺乏共通物流标准,面对不同客户内部物流标准,服务对应困难,导致物流运营成本高昂,同时系统化成本也很高。尤其是小型物流公司缺乏适合自身的技术手段,难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和系统化水平,从而逐渐陷入恶性循环。

面对此种局面,供应链想要进一步优化就变得异常困难,效率的提高则更无从谈起。

为了解决物流供应链上的矛盾,实现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管理,现在许多企业投资建设信息化系统平台。然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由于商业模式的问题,导致平台投资人与受益人不在同一个层面,应用效果就大打折扣。供应链上的企业的一些投资并不是为自己而投的,比如给产品贴标签(条码),虽然是出厂时贴上去的,但其实厂商是不需要的,而是在流通环节中使用的。这就变成了上游企业“种树”,却享受不到种树的利益,反而是让下游企业受益。这样就造成了利益的不对称,产生了利益不协调问题。

就是说,我投资建设了供应链物流平台,但是直接受益可能往往并不仅仅是我,物流企业更是如此。物流作为服务业,物流企业很多时候投资信息化其实是为了迎合客户的需求,而并不是自己真正需要。因为如果不投资,可能就不能从客户那里得到生意,所以很多时候是被逼无奈的。

 

菱通云服务开创物流供应链协同共赢新模式

曲立东说,以上这些问题并不能在企业层面解决,而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制,来明确责任与权益,才能实现协调共赢。

keoijsodijfoasdi.jpg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菱通在供应链链主到最末端的物流服务商中架起了一片“祥云”,这就是菱通的私有物流云平台:3Q-Land。其核心理念是:协调共赢、多层覆盖、即租即用。

“原来是一家链主(货主)企业或者大型物流企业将业务外包给了几十家物流公司,如果想要满足业务需求而对IT系统进行差异化更改,就需要改几十次;而现在通过平台是一次到位的,只需要更改一次,就可以一直用下去。这样的成本、时间、资金的节约是非常大的。”曲立东说。

据介绍,3Q-Land是针对大企业/货主(供应链链主企业)需求而定制开发的物流“私有”云平台,包括物流企业在内的其他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租赁的方式使用平台,从而实现物流供应链全程的可视化管理。核心功能包括“商流贸易+供应链管理+物流操作”三个维度的线上线下的全方位联通(Q=Online+Link)。

与传统物流云平台不同的是,3Q-Land是以供应链链主企业的一个业务链为单位,管理覆盖到了围绕业务链的各个层面,也就是说将业务链的相关各方都管理起来。通过这样的多层覆盖,信息可以从链主企业一直追踪到最后一级物流企业。而传统的物流云是企业级的,不能实现多层覆盖,就不能解决跨企业协调问题。

  那么,3Q-Land究竟是如何帮助企业实现协调共赢的?

首先,为货主企业定制开发,提供与外部物流协调的有效手段。“私有物流云平台的得益者是货主企业(供应链链主),菱通根据货主企业的业务需求进行差异(私有)化定制开发,平台搭建好了以后,为货主企业提供服务的物流企业作为使用者通过云服务的租赁的方式来使用平台,并缴纳远比购买软件便宜的多的租金。这样就实现了供应链各方的协同共赢。”曲立东说。

3Q-Land为解决企业供应链与外部物流服务协调共赢提供了有效手段。平台是根据链主的业务要求而定制开发的,能够满足链主的个性化需求。而对于平台使用者物流公司来说,本来自己搭建信息系统需要找IT公司来做,投入很大的成本,现在直接租用平台,既节省了时间,更节省了大笔费用,同时还能够满足链主的业务需求。并且,平台还提供了接入服务,物流公司原有的系统可以根据需要接入到菱通的平台上,更重要的是通过3Q-Land的云服务,物流企业可以大大加快与客户的对账时间,加快资金的流转速度。

据悉,目前菱通的私有物流云服务(3Q-Land)主要包括3Q-BUS(标准物流信息交换接口)、3Q-LVS(物流信息可视化服务云)、3Q-WMS(仓储管理云)、3Q-TMS(运输管理云)、3Q-PIM(促销品管理云)五大模块,未来还将推出3Q-DMS(配送管理云)、3Q-VMI(供应商库存协同管理云)和3Q-RBM(周转箱管理云),将能够帮助企业更加全面深入地对供应链进行管理。

其次,为物流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解决资金占用问题。企业同时还可以享用平台所提供的一些增值服务,如金融服务等。目前物流行业的结算方式是,大企业欠大物流企业的钱,而大物流企业欠小物流企业的钱,中间有十几到几十天不等的时间差,而小企业通常要即时给司机结账,即便是一个星期结一次,对小企业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菱通平台通过建立应收应付管理池,根据企业间的结算流程,与金融机构合作,为企业提供银行融资服务和融资担保服务。比如,大物流企业可以以应收款作为担保,从银行借钱,贷款给小企业,这样小企业就有资金流转了。或者是,菱通平台开放给担保公司,借款企业可以用应收款作为担保,通过担保公司向银行借钱。这一创新之举为许多中小物流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

    第三,“合作伙伴计划”,化成本为盈利。值得一提的是,菱通还建立了“合作伙伴计划”客户或者物流服务企业都可以成为菱通的合作伙伴,他们可以把平台租给下游的企业来使用,收取相应的租金,这样,链主企业或者物流企业就可以把原来作为成本投入的IT系统,变成盈利工具、收入来源。另外,3Q-Land是采用模块化组合的方式进行搭建的,大大降低了实施成本;并且链主企业或者大型物流企业在得到定制化的平台之后,自己还可以很轻松地进行实施、部署。

总的来说,菱通通过云服务形式提供“私有或者公共物流云”服务,并通过客户化、个性化服务满足供应链主的差异化需求。通过使用3Q-Land,销售流通企业、生产制造企业、领先物流企业可以实现物流信息的可视化,而领先的物流企业/3PL/物流服务企业,也可以实现服务的标准化和业务的信息化。可以说,菱通物流云开创了物流供应链多方共赢的全新模式。

祥云接地气,菱通推动物流业标准化进程

如今,通过物流云平台,大企业/货主(供应链主)可以实现上下游业务流程完全互动与外包业务订单全程动态跟踪,实现了物流成本最优化和资源最佳化,从而提升企业供应链整体管理水平。3PL、物流服务商可以迅速对应链主需求变动,并组建广大物流服务网络,实现服务标准化和作业标准化,降低IT成本和管理成本,为逐渐向4PL型业务扩展奠定基础。而中小物流企业则以最小的投资实现企业级IT武装,实现链主货主对信息互联互通的要求,实现企业自身业务KPI提升以及服务的差分化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对于金融服务企业来说也大有裨益,创新金融商业模式,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业务互动可视化,实现订单全程动态跟踪降低风险,并且大幅度节省业务管理成本,同时保障优质客户资源扩大商机。

然而,能够实现这一切的前提在于平台实现了物流流程的标准化,这对于物流行业来说意义重大。物流业发展至今依然未摆脱“小散乱”的尴尬局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标准的缺失,导致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通过平台可以倒逼物流服务必须标准化。”曲立东告诉记者,“菱通的物流私有云平台是根据企业的需求定制开发的,满足的是企业某个业务的个性化需求,平台将这些个性化需求、服务的要求、标准、技术手段等集成起来,形成了一个从信息到操作的标准化体系,物流企业在使用平台的过程中,已经在进行标准化作业和管理,从而促进了物流服务的标准化。”

事实上,菱通一直致力于物流供应链产品与解决方案,在这个领域已经有了十多年的精耕细作,其产品和解决方案几乎涵盖了物流供应链的所有环节。在曲立东看来,物流的本质是物的流动与物权转移,其中涉及到很多与其他企业、环节的协作,所以菱通公司的解决方案最注重的就是协同。为此,菱通解决方案采取模块化的实施方式,可以灵活组合。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特点,对于大型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搭建起来非常快,而且业务分析也变得简单。

菱通模块化解决方案是相互独立而又具有极强的专业性的,每个模块少则有四五家,多则四五十家上百家客户使用过的经验,可以说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和标准化。这种模块化解决方案,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组合使用,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菱通的所有模块化解决方案是异构数据库,也就是说都使用单独的数据库,而不像其他软件厂商那样是共享数据库。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灵活组合,快速实施,搭建出服务标准化和交换信息标准化的私有物流云平台。

相信菱通将在中国供应链物流的转型升级中,在供应链链主和供应链物流服务所有企业间架起一片映日祥云!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