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美国内部被曝密谋成立“关税应急小组”。而据美联社报道,4月23日,美国12个州联合起诉美国政府,要求停止其关税政策。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称,多名消息人士透露,由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的畸高关税将导致供应链危机,特朗普政府内部已开始讨论组建一个工作组。
而在此前的4月2日,特朗普开始入驻亚马逊,通过在亚马孙售卖具有自己风格的商品来推动美国制造业回流。
该些商品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具有鲜明的特朗普风格和主推“美国制造”。这个鲜明的特朗普风格在外观上极具特色之外在价格上也很特朗普——该商品的价格远超普通卖家的同类商品。
但是特朗普利用该店铺推动“美国制造”也让人存疑。因为特朗普在纽约的特朗普大厦纪念品店内也用“美国制造”概念出售纪念品。但据美国喜剧演员沃尔特·马斯特森在2023年发布的探店视频显示,这些产品几乎全部为“中国制造”,仅有少量商品标注为“孟加拉国制造”。
(图源:路透社)
特朗普入驻亚马逊想要重振“美国制造”,但是在同时特朗普对中国的关税和小包裹政策将会对美国的供应链造成严重的破坏,并且在短期内并不会推送制造业回流美国。本期掌链《脱钩的风险》带来报道。
目前,美国明确中国所有输美商品面临的最低关税税率为145%。而中国也发表声明,不愿与美国进行这场毫无意义的数字游戏。
据中国商务部数据表明,中国出口美国的个别商品累计各种名目的关税已达到245%。美国已经将关税工具化、武器化已经到了毫无理性的地步。
(图源:路透社)
当特朗普在2025年2月签署行政令,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时,他宣称“这将让美国工厂重新伟大”。
然而,短短两个月内,美国消费者发现超市货架上的T恤从5美元涨到8美元,电子产品价格翻倍,而“美国制造”却未见踪影。这场声势浩大的关税战,究竟如何反噬美国自身?
1.“美国反对美国”
4月16日,美国加州州长加文·纽森起诉美国联邦政府,指责其滥用关税政策的行为“违法”。
加州的诉讼指出,关税已扰乱供应链,推高加州政府与民众成本,并对全球规模第五的加州经济造成数十亿美元损失。
加州州长纽森说,没有哪个州会比加州面临更大的损失。这是为什么我们要代表四千万美国人站出来表态。
美国全国非洲裔农民联合会主席小约翰·博伊德则直言,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全美农民而言,是一场“国家性的悲剧”。
2.“通货膨胀”更高了
4月18日,美国媒体路透社调查的经济学家表示,美国激进的关税政策将导致今明两年美国经济大幅放缓,未来12个月经济衰退的概率中值接近50%。而在未来一年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已从3月份的 25% 飙升至 45%,为 2023 年 12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根据美国税务基金会分析,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导致每个美国家庭年支出增加约1700美元。以一件中国制造的T恤为例,加征125%关税后,其零售价从5美元涨至8美元,但仍比美国本土生产的同类产品(10-15美元)便宜。然而,美国中低收入群体被迫在“高价必需品”与“削减消费”之间挣扎。
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自2005年1月以来,鸡蛋价格上涨了310%,从每打1.21美元涨至近5美元。但鸡蛋并非唯一大幅上涨的家用物品。牛肉价格上涨了125%,电价翻了一番。
沃尔玛首席执行官道格·麦克米伦 (Doug McMillion) 表示,持续的高食品价格给许多购物者带来了“沮丧和痛苦”,特别是那些“处于价格低端”的消费者。
3. 企业生存危机
特朗普对华关税将很快给许多美国企业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
由于美国各行各业的企业全面停止集装箱出口,关税措施更是重创美国经济,取消货运订单和放弃来自中国的货物正迅速成为中美贸易战的常态。
Sea-Intelligence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艾伦·墨菲表示:“中国家具生产商的美国进口商订单已完全停止,玩具、服装、鞋类和运动器材行业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美国服装和鞋类协会首席执行官斯蒂芬·拉马尔表示,突然的政策变化和高额关税正在对供应链造成疫情以来前所未有的破坏。
美国EVCO公司副总裁巴茨直言,在越南建厂成本仅需300万美元,而在美国建厂需1200万-1500万美元,且耗时两年。加征关税后,美国企业原材料成本飙升,例如钢铁中间品价格上涨直接挤压了本土制造业利润率,导致企业现金流断裂、研发投入缩减。
特朗普曾宣称关税将“每年为美国增收6000亿美元”,但现实却是消费者、企业和地方政府集体“失血”。更令人费解的是,这场关税战竟让中国对美经济增速优势从80%扩大到700%——美国究竟输掉了什么?
4月12日,在美国明确中国所有输美商品面临的最低关税税率为145%之后,特朗普免除了智能手机、电脑和其他科技设备和零部件的关税。
而背后的原因是因为特朗普希望确保企业有时间将生产转移到美国。
根据 CNBC 的一项新供应链调查,如果中国因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而失去一些制造业,但美国制造业将不会是主要受益者。
(图源:网络截图)
1.成本将是供应链回流的最大阻碍
特朗普政曾府表示,回流热潮即将到来。
但是在CNBC的调查中显示,在美国建立新的供应链的成本约为当前成本的两倍或两倍以上。与其将供应链迁回美国,不如将其迁移至关税较低的国家更具成本效益。
而真实的数据显示,2024年越南对美出口达1200亿美元,墨西哥占美国进口16%,远超中国的13%。加征关税后,美国零售商迅速将T恤订单转向越南(成本3美元/件),而非回流本土。
而尽管众多科技公司高调宣布选择大幅在美国投资(中国反制加税84%!美国对华加104%关税,特朗普变美“招商局长”,一季度引资4万亿美元!边打关税战边供应链招商,欲做超级工厂?),但大多数公司仍表示成本过高。
如果高端制造业真的回流美国,自动化将成为经济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端制造业劳动力将是美国面临的重大问题。
2.劳动力的困境
供应链贸易集团 CSCMP 首席执行官马克·巴克萨表示:“当考虑返回美国时,美国劳动力市场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美国制造业空缺岗位达48.2万个,且高端制造需要“会修机器人”的技工,而非流水线工人。
柬埔寨美国商会会长巴内特嘲讽:“让美国人缝制运动裤?简直是天方夜谭!”
而中国劳动力成本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且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即使关税拉平价格,美国企业仍需依赖中国中间品——例如,豁免关税的半导体和药品暴露了政策妥协。
当特朗普效仿1890年代的“关税之王”麦金莱时,他或许忘了1930年胡佛的关税政策如何将美国拖入大萧条。如今,美国消费者为“政治秀”买单,企业在外包与破产间挣扎,而中国电商巨头Temu却借势攻占全球市场,2024年销售额突破500亿美元。
这场自残式贸易战,是否终将以美国经济“硬着陆”收场?而中国供应链的韧性,又是否会改写全球贸易规则?答案,或许藏在每一位美国消费者的购物车里。
参考资料:
1. Trump tariffs on China will soon bring ‘irreversible’ damage to many American businesses. CNBC
2. 美媒爆料!特朗普政府最新动作→. 中国经济网
3. Trump tariffs won’t lead supply chains back to U.S., companies will go low-tariff globe-hopping: CNBC survey. CNBC
编写:冰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