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现代供应链 > 供应链 >
印度在抓住“中国+1”上的成功“至今仍然有限”
   作者: 管一 阅读:541 日期:2025-01-04

据BBC 12月16日报道,印度经济在2024年7月至9月间的增长率降至5.4%,为七个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远低于印度储备银行(RBI)此前预测的7%。

经济学家分析指出,这一趋势由多种因素导致。首先,消费者需求有所疲软;其次,私人投资多年持续低迷;而过去几年中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政府支出,也在本季度显著缩减。

此外,印度的商品出口长期表现不佳,2023年其全球出口份额仅为2%。

一、印度抓住“中国+1”机遇谋上位“至今仍然有限”

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NITI Aayog)发布过多份报告,涵盖农业发展、人工智能治理以及中印贸易等领域。2024年,NITI Aayog邀请了10家机构参与竞标,旨在评估中印贸易走势,为缩小对华贸易逆差、保障供应链安全提供研究支持。

(莫迪与拜登讨论“中国+1” 来源:fortune)

报告同时指出,尽管跨国公司为降低供应链风险而采用的“China Plus One”策略给印度带来了一些机遇,但印度在抓住这一策略上的成功“至今仍然有限”。越南、泰国、柬埔寨和马来西亚成为“China Plus One”策略的更大受益者。

报告进一步强调,美国对中国商品实施严格出口管制措施,旨在限制中国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这是导致当前贸易分裂的原因之一。

尽管中国仍是印度在大多数出口类别中的主要竞争对手,但像巴西、印度尼西亚和南非这样的金砖国家在整体上落后于印度。然而,在电气机械等特定领域,马来西亚和泰国的表现优于印度。

同时由印度财政部长尼尔玛拉·西塔拉曼提交的经济调查报告强调了印中经济关系的复杂性,并质疑印度接管中国撤出的制造空间的可行性。

该调查将此问题称为“中国产业困境”,指出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仍是的主导地位,特别是在乌克兰战争等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导致供应中断的背景下。调查对中国是否确实正在退出轻工业制造领域提出了疑问,因为最近的数据表明情况并非如此。

旨在通过多元化供应链减少对中国依赖的“中国+1”战略也面临障碍。经济调查质疑在不依赖中国的情况下将印度纳入全球供应链的可行性。中国施加经济胁迫和限制关键投入的能力,对新进入制造业的企业构成了重大风险。

包括印度在内的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试图通过实施进口限制来对抗中国的制造业主导地位。然而,调查指出,一些中国商品的成本竞争力如此之强,以至于任何关税都无法削弱其价格优势。

此外,中国对印度的反倾销调查作出回应,导致印度太阳能设备的市场准入受阻。

经济调查强调,印度需要制定平衡来自中国的进口竞争与提升国内制造能力的政策。这可能涉及与中国的投资和技术合作,以加强印度的制造生态系统。

为了让印度的制造业蓬勃发展,必须融入全球供应链,而这不可避免地包括中国的供应链。解决2023-24财年达850.8亿美元的中印贸易逆差仍然是一个关键优先事项。

印度对中国的出口为166.5亿美元,而进口总额为1017.5亿美元,使中国成为印度在该财年最大的贸易伙伴。

二、“中国+1”(C+1)由来与背景

2013年,“中国+1”(China Plus One,C+1)最初由日本在21世纪初提出,最近几年受中国本土制造成本上涨、美国挑起的对华经贸摩擦加剧以及疫情冲击,一些美欧企业开始寻找中国以外的国家投资、建厂,以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早在2008年,日本和美国的政府官员及企业就已开始考虑将业务适度分散、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然而,直到上一个十年末期,美中贸易紧张局势达到顶峰时,“中国+1”才真正成为跨国公司(TNC)的一项重要替代性战略。

2022年7月底,包括印度、美国和欧盟在内的18个经济体共同发布了建立长期有韧性的集体供应链的路线图,提出一系列应对供应链依赖及脆弱性的措施。这也可视作中国+1战略更宏观层面上的一部分。

image.png

(印度街头宣传印度总理莫迪是世界领导人中最受欢迎的人 来源:BBC)

印度将中国+1战略可视作其2014年9月启动的“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计划的延伸。该计划旨在鼓励全球企业在印度投资并制造产品,其主要目标是将印度打造为类似于中国的制造强国。根据该倡议,到2022年,制造业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希望从2014年的不到15%提高到25%。

根据野村证券的一份报告,跨国公司采用的“China+1”策略使印度成为全球供应链转移的最大受益者,其次是越南。野村估计,这一转变将使印度的出口从2023年的4310亿美元增加到2030年的835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0%。

报告指出,印度的优势部分归因于其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以及在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汽车、资本货物和半导体组装与测试等领域的项目储备。大多数对印度的投资来自美国公司和发达的亚洲国家。野村表示,随着企业资本支出的增加,印度的电子和半导体、汽车、太阳能、制药和国防等行业的公司将受益,预计印度企业部门在中期内可保持12-17%的盈利增长。

报告还强调,印度政府通过税收减免和补贴的生产挂钩激励计划,以及印度自身蓬勃发展的智能手机需求,促使公司决定将业务迁至印度。例如,苹果公司在2024财年将其全球14%的iPhone组装工作放在印度,未来这一比例有望进一步提高。富士康已在卡纳塔克邦和泰米尔纳德邦投资建立新的组件制造工厂。

此外,越南作为另一个主要受益者,预计将在汽车(电动汽车)、电子产品(个人电脑)、能源(太阳能电池板)以及航运容器和化学品等领域获得投资,其出口额将从2023年的3530亿美元增加到2030年的75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1.4%。墨西哥、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国也有望从全球公司的“China+1”策略中受益。

三、印度经济能否超越中国经济

2023年,印度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2020年代初以来,印度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快于中国,预测显示这一趋势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

这自然引发了一个问题:印度是否能够承担起中国在疫情前三十年所扮演的经济角色,成为世界的增长引擎和经济机遇的宝库,尤其是在西方世界日益将中国视为一个不可预测的竞争对手的情况下。

image.png

(印度街头展示印度处于世界中心 来源:BBC)

1.印度年轻的人口是德里的王牌

image.png

(人口对比 来源:BBC)

我国在经历了近两代的一胎政策后,人口目前呈现老龄化,尤其是出生率持续下降。但是印度的劳动年龄人口将持续增长,直到本世纪中叶。图中显示,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68.23%。

这一比例反映出印度目前仍然处于“人口红利期”,即劳动力人口占比高,为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15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24.62%,表明印度仍有大量的年轻人口,未来可以补充劳动力市场。此外,这也为教育和科技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15%,说明印度的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养老负担较轻。这为政府的财政政策和社会保障系统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空间。印度2024年的人口总量达到14.5亿,显示出其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消费潜力。

不过,新一轮的竞争是AI和机器人的竞争人,当中国跑到机器人时代,印度的人口优势还是优势么?

2.印度后劲不足

最新的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显示,印度经济增长正在放缓。

2024年7月至9月,经济增速降至5.4%,创下七个季度以来的最低点。这一数字远低于印度储备银行(RBI)预测的7%,突显出印度经济面临的多重挑战。

尽管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印度经济依然表现强劲,但这一放缓趋势不容忽视。消费者需求疲软、私人投资长期低迷,以及政府支出缩减共同抑制了经济活力。此外,印度的商品出口持续低迷,2024年的全球出口份额仅为2%。

印度经济正在“旧经济”和“新经济”之间的双轨道发展中挣扎。旧经济包括中小型企业、农业及传统行业,这些领域的改革尚未落实,缺乏增长动能。

而新经济以服务出口和全球能力中心(GCC)为主导。印度已成为全球最大的GCC枢纽之一,从事高端研发、工程设计和咨询服务,为经济注入了活力。然而,新经济的快速增长势头也开始放缓,城市消费减少,私人投资动力不足,形成了就业机会稀缺和消费需求疲软的恶性循环。

3.健康与教育问题

印度在健康和教育领域面临严峻挑战。根据2023年的数据,印度的贫血流行率高达57%,其中女性青少年和孕妇的贫血率尤为严重,分别为50%和52%。这对希望改善印度等中低收入国家教育的政策制定者具有重要意义。贫血不仅影响个人健康,还对教育成果产生负面影响,阻碍国家的发展。

在教育方面,印度的识字率约为74.4%,其中男性为82.4%,女性为65.8%,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86.3%。各州之间差异显著,喀拉拉邦的识字率超过90%,而比哈尔邦和拉贾斯坦邦则低于70%。

这种差异主要受到教育基础设施、文化习俗和经济条件的影响。较低的教育水平限制了印度的社会经济发展,到2024年,仍有四分之一的印度人是文盲,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这一比例仅为中国的一半。

印度许多邦禁止或限制女性在晚上7点后在工厂工作,而男性劳动力则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零工或送快递,而不是参与工厂轮班工作。这种情况使得一些生产工厂每天只能安排一个轮班。班加罗尔一家制衣厂表示,如果能够在现有工厂增加一个夜班,成本将会大幅降低。然而,由于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4.腐败侵蚀制造业

根据 LocalCircles 的《2024 年印度企业腐败调查》,超过 66% 的印度企业在过去一年中至少行贿一次,反映了商业运营与腐败行为之间的密切关联。调查显示,许多企业认为行贿是加速官僚程序的必要手段,特别是在获取许可证和执照方面。

尽管印度在《防止腐败法案》(2018 年)方面取得了进展,腐败现象在各个领域仍然普遍存在。此外,普华永道的《2024 年全球经济犯罪调查-印度展望》显示,过去24个月中,高达 59% 的印度公司遭遇过金融或经济欺诈,进一步凸显了印度商业环境中腐败和欺诈行为的严重性。

根据透明国际的数据,印度在 2023 年的腐败感知指数得分为 39 分(满分 100 分),显示出腐败问题的严重性。

此外,2024年发生的高层腐败案件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例如,前亚洲首富阿达尼在美国被起诉,涉嫌在 2020 年至 2024 年间同意向印度官员行贿超过 2.5 亿美元,以获取商业利益。

5.印度在研发上的投入过少

根据印度科学技术部的数据,印度的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在2009-2010年达到峰值,为0.82%,此后呈下降趋势,至2020-2021年降至0.64%。

与其他国家相比,印度的研发投入显不足。例如,2022年,经合组织38个成员国的平均研发支出约占本国GDP的2.7%,中国在2021年的研发支出占比为2.4%。

尽管印度政府在2024至2025财年预算中设立了1万亿卢比(约合119亿美元)的基金,旨在为深科技初创企业提供50年期无息贷款,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印度向知识驱动型经济转型,提升其全球科技实力,但截至目前,印度的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仍未有显著提升。

6.基建有待提高

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起点较低。长期以来,由于投资不足,印度面临老旧铁路、劣质公路和港口以及不稳定电力供应等问题。此外,作为联邦制国家,印度各邦之间的协调困难,导致交通连接问题复杂化。例如,基建工程可能在邦与邦的交界处被暂时叫停,形成“断头路”,解决分歧可能需要数年时间。

image.png

(印度基建 来源:WSJ)

尽管莫迪执政部分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由于基础薄弱、历史欠账过多,加之项目管理不善,印度整体基础设施仍然落后,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2024年2月,《印度斯坦时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联邦政府监督的1788个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中,近一半的项目进度落后于计划,成本超支约17%。此外,印度物流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18%至20%,而中国仅为8%至10%。

编辑:管一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