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现代供应链 > 供应链 >
莫迪:“印度正迅速迈向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推动军事供应链对华脱钩
   作者: 老八 阅读:797 日期:2025-07-17

7月15日,印度媒体报道,印度与美国即将签署一项小型贸易协议,其中印政府在农产品、乳制品等关键问题上做出重大让步。印政府历史上从未签署过任何可能影响其国内农业、乳制品行业的协议,本轮让步可能标志着印政府在相关问题上做出重大妥协。

而此前,印度政府还反复强调农业红线。7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向包括日韩在内的14个国家发函发出加征关税威胁后,多数国家选择忍让,而印度似乎要扛起反抗大旗:印度商务和工业部部长戈亚尔表示,印度将从实力地位出发与美进行谈判,不会急于在美国划定的最后期限之前,签署不符合印度国家利益的贸易协议。

多家外媒7月12日报道,印度总理莫迪在第 16 届印度国际贸易博览会上表示,印度正迅速迈向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他特别指出,“印度正在国防制造业创造新的纪录。我们的国防产量已超过12.5亿卢比……如今,我们的国家正迅速迈向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这是我年轻时辛勤劳动创造的奇迹。在过去的11年里,印度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进步。”

India Today


10天前,印度国防部宣布,将对军事采购进行全面审查,以确定向武装部队供应的设备中是否含有中国产的零部件,国防供应链进一步对中国脱钩。

一、军事供应链脱钩:印度军方全面排查中国零部件

India Today 7月2日报道,印度国防部将进行全面审查,排除武装部队供应的设备中含有的产自中国的零部件,并评估国防供应链中的脆弱性。

尽管严格的指导方针已经禁止在军事硬件中使用中国零部件,但最近的报道表明,一些公司可能仍在从中国采购零部件来制造用于国防的产品。

作为2025年更广泛的改革的一部分,该部可能会任命一个外部机构来审计本土内容的声明、绘制供应链依赖关系图并对成本结构和技术转让流程进行详细评估。

在最近的一次活动中,陆军设计局副局长C.S.曼恩少将重申了陆军的目标是从其供应商中淘汰中国零部件。他表示,减少对外国的依赖,尤其是对中国的依赖,仍然是应对潜在安全风险的关键优先事项。

image.png

India Today


印度陆军还在“印度制造”计划下努力寻找和支持能够在国内生产关键部件的印度公司。

这项新的审查举措出台之际,人们越来越担心某些供应商夸大其本土成分数据,其关键零部件往往被追溯到中国,有时甚至经由第三国。无人机和反无人机系统已成为受到严格审查的特别敏感领域。

该部聘请的顾问还将评估专利所有权,并调查私营企业可能低估开发成本的情况,从而引发人们对后期价格上涨的担忧。

今年2月,印度国防部发现无人机采购订单中使用了中国零部件,理由是存在国家安全风险,因此取消了订单。随着新近启动的审查,官员们认为,更多国防硬件可能会接受严格检查,以确保完全符合安全准则。

对此,Global Times 7月8日评论道,印度提议禁止在军事武器装备中使用中国制造的零部件,一方面是出于对这些零部件安全性的担忧,担心中国可能通过这些零部件远程控制或干扰武器的使用。另一方面,印度担心过度依赖中国零部件可能会在战时获得优势。

但是,完全排除中国制造的零部件不仅违反国际生产和供应链原则,还可能降低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甚至危及印度企业的正常生产。

image.png

图源:X


而且,印度从其他国家进口的武器装备也可能包含中国制造的零部件。
印度军队的先进装备主要从俄罗斯、美国、以色列和法国进口,而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即使是美国制造的武器,也离不开中国制造的零部件。

中印经贸合作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中国制造的商品及零部件在印度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也是全球化时代供应链合作的必然趋势。将正常的市场现象过度政治化、安全化,不仅损害印度自身经济利益,也会给双边合作制造不必要的障碍。

二、莫迪的“印度制造”:“假大空”式对标中国?

India Today 5月27日 报道,莫迪敦促民众优先购买印度制造的产品,减少对进口商品的依赖,尤其是在洒红节、排灯节和象头神普迦节等节日期间。

莫迪讽刺了充斥印度市场的中国产品,称“就连象头神像也来自国外,而且是小眼睛的象头神像,眼睛甚至睁不开”,甚至显示出几分歧视意味。

莫迪在古吉拉特邦向公众发表讲话时表示:“我们必须鼓励乡村商贩承诺,无论他们赚多少钱,都不会出售外国商品。”

莫迪敦促民众反思日常使用的进口产品。“作为一名公民,我给你们布置了一项任务——回家列个清单,看看你们24小时内用了多少外国产品。你们甚至可能意识不到,就连用的发夹、梳子都是外国制造的。”

然而,印度民众青睐中国产品,难道不正是因为“中国制造”物美价廉吗?

image.png

象头神像(图源:Little India)


多家外媒7月12日报道,印度总理莫迪在第 16 届印度国际贸易博览会上表示,印度制造业是其“最大优势”之一,政府已采取措施促进私营部门的就业。

莫迪还宣布,印度正迅速迈向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并补充说,印度在过去 11 年里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进步。

他强调了为支持制造业所采取的措施,并表示:“如今,印度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我们的制造业。制造业正在创造大量新的就业岗位……为了促进制造业发展,我们在今年的预算中宣布了‘制造业使命’。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印度制造’运动。”

总理表示,电子和手机制造业以及国防制造业这两个行业尤其实现了大幅增长。

“近年来,手机和电子产品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扩张。如今,电子产品的产量高达110亿卢比。过去11年里,该行业增长了5倍多。此前,只有2-4家手机制造厂。如今,数量已增至300家,数十万年轻人在这里工作……”

然而,颇为反讽的是,不久前,印度官员自己刚刚戳破了莫迪关于“印度制造”的虚假神话。

image.png

Electronics Maker


India Today 6月21日报道,印度人民院反对党领袖拉胡尔·甘地 (Rahul Gandhi) 表示,电子零部件正在印度进口和组装,中国从中受益。

而且,莫迪政府的“印度制造”计划已经失败:印度议员雷巴雷利指出“‘印度制造’承诺带来工厂繁荣。那么,为什么制造业处于历史低位,青年失业率创历史新高,而从中国的进口却增长了一倍多?真相显而易见:我们组装,我们进口,但我们不生产。中国从中获利。”

“印度制造”旨在将印度打造为全球首选制造业目的地”,然而,甘地声称,自2014年以来,制造业在印度经济中的占比已降至14%。“莫迪总理精通口号,而不是解决方案……没有新想法,莫迪已经投降了。”

image.png

ET Manufacturing


甘地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点:“人们认为印度制造和印度组装是一样的。但它们是不同的。除非印度真正进入制造业,否则它将落后。中国完全控制着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制造业。”

国大党领导人强调,需要进行“诚实的改革”并提供财政支持,以增强该国“数十万生产者”的能力。

他在推特上写道:“印度需要根本性的转变——通过切实的改革和财政支持,赋能数十万生产者。我们必须停止成为他人的市场。如果我们不在这里建设,我们就会继续从那些在这里建设的人那里购买。时间紧迫。”

三、关键矿产供应链:美日印澳四方协同遏制中国

最近,莫迪又企图带领印度在稀土供应链上取代中国。

路透社6月份报道,莫迪政府于今年4月启动了一项名为“国家关键矿产任务”的行动,旨在实现该领域的自给自足。近年来,印度政府已开始勘探钕,这种稀土元素广泛用于制造汽车工业的磁铁。

image.png

India News Network


美国地质调查局称,印度拥有世界第三大稀土储量,为 690 万吨,但由于私营企业投资有限,仅开采了一小部分。

知情人士透露,印度正在与企业进行谈判,通过为国内生产提供财政激励措施来建立稀土磁铁的长期库存。

建立这样的供应链可能需要数年时间,但将减少印度对中国货物的依赖。

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今年6月初,莫迪办公室讨论了磁铁危机对规模虽小但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行业的影响,投资者已向该行业投入了数十亿美元。

该消息人士称,政府还在考虑对国内制造商所需的进口机器免征关税的可能性,并补充道:“政府正在认真考虑此事。”

路透社 7 月 10 日报道,据公司和政府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印度汽车公司 Mahindra & Mahindra 和零部件制造商 Uno Minda 正在寻求在当地生产稀土磁铁,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因为莫迪政府正在制定生产关键零部件的激励措施。

路透社6月份报道,两位消息人士称,由于国内加工能力不足,印度还向日本出口钕。

商业出口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之间,印度向丰田通商出口了价值近 700 万美元的稀土材料。

image.png

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在四方会谈上发表讲话,陪同他的是(从左至右)印度外长苏杰生、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和日本外相岩屋毅。(图源:卫报)


《卫报》7月2日报道,随着西方世界对中国在新技术关键资源领域的主导地位日益担忧,美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他们正在建立四方关键矿产倡议,旨在“合作确保和多样化”供应链。

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7月1日在华盛顿欢迎“四方”领导人,四国明确表示,该协议的目标是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而美国则利用中国的限制措施作为筹码,以遏制其半导体供应并威胁征收高额关税。

印度和日本外相都表示,他们希望四方安全对话聚焦于“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区”——这一措辞含蓄地暗示反对中国在亚洲的主导地位。

四方安全对话国家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依赖任何一个国家加工和提炼关键矿产及衍生产品,都会使我们的产业面临经济胁迫、价格操纵和供应链中断的风险。”


参考资料:

Reuters: India plans rare earth magnet incentives as supply threat mounts, sources say

India automaker Mahindra, parts maker Minda eye local magnet production, sources say

Global Times: India should view China with greater rationality, less politicization and sensationalism

India Today: India to launch review to eliminate China-made parts in military equipment

Even Ganesh idols imported: PM's 'Make in India' appeal to check China dumping

Assemble as many iPhones but. Rahul Gandhi's 'stark truth' on 'Make In India'

risingkashmir.com: India rapidly moving towards becoming world’s third-largest economy:PM Modi

The Guardian: Quad countries agree to diversify critical mineral supplies amid China concerns


编辑:老八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