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催生了现代物流业,伴随中国物流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就要求物流服务观念必须不断更新、技术不断进步、设备不断完善。与此同时,客户需求的不断增加引发了对各类物流人才的需求。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物流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量将达到600余万。物流工作岗位性质的不同,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不尽相同。物流人才除了需要非常专业的物流知识,对外语、海关、国际贸易等知识的要求也较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管理层等岗位对物流人才需求也不尽相同。
这些岗位人才从哪里来?全国物流企业都将面临这个极为现实的难题,数据的背后所隐含的却是一组尴尬的矛盾: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声音从未间断,另一方面是收入不菲的新兴岗位门庭冷落。
“职业教育的春天来了”,青岛黄海学院管理学院杨荣本院长说,“我们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目标岗位群,按高素质管理者的要求来开展专业建设,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基层岗位开始就与企业共建共育。”他认为,“校企共育,人才培养双主体”的办学机制是提升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并将这一理念融入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之中。
管理学院教学副院长魏龙吉介绍说,近年来,依托行业、产业,对接山东青岛物流发展新趋势,青岛黄海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践行“校企共育、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企业化的培养方式、职业化的培养过程,校企一体共育人才”的专业特色,实现了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并由此获批“山东省特色专业”、“青岛市重点建设专业”。
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共育”的理念,物流管理专业与新邦物流、顺丰物流、北京阳光国际货运代理公司、青岛茂升祥物流咨询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深度合作协议,设立人才培养基地,将企业的部分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职能承接过来,由校企双方以教学项目组的形式共同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共同开发工学结合教材、共同实施企业员工培训与学校专业教学,将职业培训、订单培养等功能整合其中。
这种开放式的人才培养平台,实现了企业和学院的双赢。双方将企业员工与校内学生放在同一平台上培养,在共同的师资、实训资源之下,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体来看,即企业员工和该专业学生从层岗位做起,通过从基层岗到管理岗位的全过程培养,实现岗位和能力递升。学校对企业员工主要是岗前教学与培训,根据提拔的岗位要求,进行针对性培训。
把3年学制分为2和1,并不是简单地对学校和企业管理时间的划分,事实上,合作企业早已将自己的理念渗透在新生踏入校门之际。近年来,该专业以物流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为要求,与企业合作开发核心课程、教材和培训资料。“仓储与配送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物流运输管理”、“现代物流设施与设备”等5门山东省精品课程,“仓储管理实务”、“物流运输管理实务”、“物流信息技术管理” “国际商务单证”等4门校企共同开发校本教材,都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的成果。课程重构后,双方的师资也实现了互通。
“这是一种深度的校企融合,真正践行了我们所提倡的由学校、企业双主体育人的理念。企业将自己的培养触角往前延伸,全面参与学校的课程改革和教学计划;而学校以企业的生产实际来引领教学,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在合作过程中,学校始终关心的是人才成长的规律和如何协助企业解决问题”,青岛茂升祥物流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牛志文评价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如是说。
“高职院校要有为才会有位,除了承担为企业培训员工的社会职责外,我院还发挥了‘大学’的功能,利用师资优势,分享自己的行业研究成果,承接了《金融物流项下仓储融资监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基于现代物流理念的酒店供应链运作研究》等横向课题近10项,一定程度上引领了连锁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教研室主任李靖引以为豪。近些年,通过青岛市物流协会这一社会服务平台,该专业整合多方资源,以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全方位服务于社会和地方产业发展:成功举办“青岛西海岸‘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大物流战略论坛”,与曲阜师范大学物流研究所共同发布《2014中国农产品物流标准化建设发展报告》;与黄岛区质监局共同设立“物流叉车证书”职业资格培训机构与考试中心”。
物流管理专业之所以能够实现高质量就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按照市场需求来进行专业建设和改造,实现社会服务从员工培训转变为全方位服务产业、人才培养从封闭式校园培养转变为开放式企业化培养、师资队伍从单一学校师资转变为校企融合一体教学团队、实训资源从单纯的实训功能转变为职业岗位教学一体化、专业建设从各自为阵转变为专业集群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