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物流全媒体报道: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马陆亭
当前,现代大学的制度建设任务已被提上了议事议程,这是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高等学校的自我建设过程,重在建立起规范化的治理结构。在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导转向学校自我建设的过程后,许多问题积重难返,因此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简政放权工作。
而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关键,则是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计划的指导下,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强高等学校与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使高等学校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和能力。
清晰中的困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方面经历了体制改革、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而后走向综合改革、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体制改革的初期,上级给下级更多选择权和自主权,激发办学活力,从而完成了观念上的初步认识,但制度建设却没有跟上,所以造成“一放就乱、一乱就收”的现象。
在1月22~23日,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把坚持稳中求进工作定位为教育改革的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着力促进教育公平、着力调整教育结构、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奋斗;要毫不放松地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推进省级政府和高校教育综合改革,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制定并落实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办学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大力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
办学方向:坚决适应社会。过去,高等教育具有阶级性。后来,我们逐渐开始强调高等教育的生产力社会属性,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人力资源强国”。早在1990年的兰州会议上相关部门就明确了高等理科教育注重应用型;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后又提出,高校科研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为此实施的科技计划要有攻关计划、丰收计划、星火计划、国家科技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燎原计划、金桥计划等;“十二五”期间开始大力发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去年又开始了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高校的转型工作。高等教育强国战略;从“十七大”起,高等教育成为社会民生和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文化大繁荣”战略的实施及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高等教育的文化属性开始得到学界的关注。
水平提升:影响力不断上升。当今我们告别“一穷二白”时期,集中力量办大事,搞重点建设、重点大学,其目的一是集中资源、好钢用在刀刃上,二是积累办学经验、起示范带头作用。“211工程”和“985工程”使得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龙头的一批中国大学经过积累而进入到世界高水平大学的行列。不能说这条重点建设道路能被世界学习和借鉴,但德国的“精英大学计划”、日本的“21世纪COE项目”、韩国的“21世纪智慧韩国”、俄罗斯的“创新型大学评选”等在我们之后也是不争的事实。
深水区和攻坚期。蓬勃发展的社会需求既激发了大学的办学和发展活力,也动摇着传统大学的价值观和制度基础。在上述的三个方面里,我们的每一项改革都是对的,但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却出现了迷茫。
首先是深水区。高度重视教育,科教兴国、人才强国都是国家战略,家庭、学生也都为教育付出了巨大的精力,结果却产生钱学森之问和毕业生就业难;高度重视人才,政府想尽所能、给出巨额资金、重用大量人才担当起各种职责,结果却难以见到真正的大师,大学又开始去行政化;高度重视科技,我国每年发表的论文数已位居世界第二,近几年来科技投入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长并于2013年越过GDP2%的门槛,但显然我们还不是创新型国家。
第二是攻坚期。一是久攻未下,如1985年,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1993年,转变政府职能、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的体制;1998年,“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再如1993年, “制订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2010 年,“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二是没有共识。此时如何改革问题提出来,但并未形成共识,最终不了了之。例如,在所谓大学核心理念上的教授治校、学术自由、大学自治问题。
不一样的大学
世界大学在不断地变迁,首先是传统大学的演变,比如法国的巴黎大学,教师按行会模式;而后是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的学院制模式, 在教授“烟斗的熏陶下”成为绅士;德国柏林大学,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美国,密集研究型大学。其次是应用型高等学校也得到了不同层次的发展,如德国工业大学, 法国工程师学校。第三是多样化的大学,如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专业学院、博雅学院、社区学院;英国的古典大学、城市大学、新大学、多科技术大学;德国的大学、工业大学、高等专业学院;法国的综合大学、大学校。第四种就是大学、专业学院,如我国。
整体来看,大学的组织模式是非常多样的,而每个人心中都有对大学不同的认识。首先,大学承载着个人的理想,一是年轻时的梦想,二是自己的求学和工作经历,三是和岗位有关,学术和行政,老教师和青年教师,校长和员工。其次,承载着国家的理想和现实,如科教兴国、人才强国都是国家战略。另外,大学承担着诸多社会四大职能,即拉动经济、推迟就业、提升城市品位、促进土地升值。可以说,大学是分裂的整体,既具有外在的社会性,又具有内在的学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