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训 > 院校 >
地方特色高等院校如何构建社会服务体系
来源:第一物流网    作者: 阅读:975 日期:2016-10-28
  第一物流全媒体10月28日讯(微信:cn156news )

  高等院校都具有其特有的历史和发展历程,有其独具特色的优势和服务领域,特别是作为具有行业特色的地方高等院校,往往在该方面体现的更为明显。因此,学校更应重视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从而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培育核心竞争力。随着高等院校管理体系的进一步转变,社会对高等院校的定位也随之改变,如何进一步提升校园资源的开放度,共享、融合宝贵的高端资源,成为地方特色高等院校的重要命题。


  目前,地方特色高等院校提供的社会服务类型在不断扩展。一些具有行业特色的院校由于继承和发扬了已有的行业领域研究优势,在面向以企业为主的行业领域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有别于单纯通过纵向科研项目、理论文章等研究型成果水平的考核方式,行业高等院校把解决行业实际问题,培养接地气的专业人才作为一种重要的能力表达模式,也走出了一条有别于研究型大学的特色发展之路。

  为了更好地做好社会服务工作,扩展高等院校的发展空间,培育学校新的发展动力,行业高等院校需要构建产学研合作的新体系,形成创新发展的新模式。目前,以高等院校为核心或者重要组成力量的社会服务体系正在不断构建、演变和完善,从而形成了更多的合作模式。一些高等院校调整发展战略,将对外合作作为推动学校的重要抓手,正确地分析、梳理、厘清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不同的诉求。

  通过构建面向行业领域服务的产业联盟、产业园区等各种渠道构建合作平台,降低学校和产业之间的沟通成本,学校通过提供物理空间、高端智力咨询、专业人力资源支持等形式,以云服务的资源共享为合作理念,形成了新型的产业资源集聚区。此种模式下,我们需要明确学校和产业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是一种持续的变化过程。以往产业资源集聚有自身的规律,例如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同时,中小型企业汇集也有自身的产业拉动能力,但是随着消费形式的多样化、产业资源碎片化趋势明显,小微企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形式,对于产业发展环境的要求也不断变化,基于“互联网+”的思想,小微企业基于平台模式也形成了新的产业资源获取模式,以孵化器、众创空间等为代表已成为产业集聚的新模式。学校在这种模式下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往仅仅是构建专业的人才培养基地,现在则不然,在智力、物力、资本集聚模式变化的条件下,以学校为主的产业服务平台出现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特别是高精尖的产业集聚区的构建以及现代的科研云服务技术和平台,使得产业发展有了新的融合模式。

  例如,以往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仅仅是通过单一的校企合作构建测试平台,为行业某一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而现在依托“互联网+”模式,该类资源则成为众多专业领域企业的科技公用支撑平台,服务的范围和能力明显增强,随着创新性要求的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也不断提升。

  例如,在某一类校园产业园区有农产品物流产业集聚,对于可以完成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物流作业因素影响检测的设备就有了新的机遇。同时在这一平台上,教师改变了仅仅是争取横向科研项目的单一成长模式,与社会需求的多渠道联通可以为教师的事业发展提供更好的促进平台,包括成果转化等创新模式的出现,可以让更多的社会资源介入,避免了单纯地科技资源使用形式。对于具有多年历史的地方特色高等院校,校友资源等也可以深层次地挖掘和介入。同时高等院校也可以通过建设具有行业特色的科普基地等形式,提供行业特色的文化传播服务,目前在印刷、历史、物流、生物等领域,北京地区的高等院校都进行了很好地探索。

  为了更好地推动地方特色高等院校的社会服务体系构建工作,高等院校应采用多种渠道的措施,通过社会多种渠道宣传自身,使得自身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深度和广度上同步扩展。例如,通过参加文博会、科博会等专业展会进行整体深度推荐等,都是可以借鉴和探索的好形式。

  未来地方特色高等院校的社会服务体系构建需要更深入地探索,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资源的深度融合,推动社会的可持续进步。

本文同期刊载于10月28日《现代物流报》第A8版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