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物流网全媒体报道: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首都非核心功能的疏解成为核心问题,在跨行政区域协同发展背景下,如何利用有利条件发展物流产业也成为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新背景下物流产业的机遇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市各个区域面临不同的任务,以城六区为主的中心核心区域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人口总量的疏解。从目前确定的疏解任务上看,涉及到教育、医疗、行政办公、批发流通、生产制造等多个产业领域。随着该计划的逐步实施,未来可以预见,中心核心城区的物流服务类型和总量都会发生较大地转变,具有较大服务规模的人口聚集区域将进一步下降,以服务特殊类机构等为特征的物流服务需求将会持续下降,目前该区域内的相关服务资源利用情况将面临发展转型的问题。以本区域内的餐饮服务为例,在人口密度较高的情况下具有较强的服务需求,在新情况下,类似北京四道口水产交易市场和北京市东方友谊食品配送公司等具备的冷链基础为例,其承担的部分功能将有可能被疏解,一些原有的功能将可能被弱化。
同时需要关注的是不同区域发展机遇也不相同,北京市的物流产业发展需要关注跨区域的协作。综合来看,大型的仓储类设施在新条件下具有较强的疏解必要性,需要合理地利用现有跨区域资源,形成天津市和河北省协同发展的局面,而在北京市城区范围,特别是中心核心城区则会出现更加集约化的物流运作模式,一些具有分拨功能的综合型小型化物流中心将会是城市物流服务的基础力量。
重构依托物流的现代服务业
在新的形式条件下,物流服务并非只是简单地外迁,在部分领域、部分区域、部分时间将会出现加强的情况。以目前北京定位的文化中心为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需要物流服务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以北京的宋庄文化产业为例,发展租售并重的运作模式,会加大对艺术品物流的需求;同样服务科技研发、医疗等为主的高端配送业务也会不断地提高;北京在2022年将会申办冬季奥运会,在体育领域也会出现大量的物流服务需求;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旅游带动的流动性消费也会增长,目前德国汉莎航空已经推出了智慧行李箱服务,其推出的电子纸智能行李箱具有自助托运等功能,国内快递公司也开展了针对旅行者的行李代送服务。可以预见,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将会出现更多新的物流服务需求,如果物流服务提供商能够持续不断地深入关注,将会获得良好的收益。
目前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条件下,生活性服务需求会出现大幅度增长,以北京市为例,目前政府在市民图书借阅、自行车租赁、绿色回收等领域都进行了大量探索,未来其购买物流服务的意愿也会更加强烈,在公共服务大量提供的背景下,小而专的物流服务需求将不断增长,需要引起新的关注。在这种条件下物流服务企业要树立新的服务理念,而“小而美”的服务理念会使适度的业务规模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大力推进公共物流资源
平台建设
目前,政府仍然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主导力量,从北京市基本情况来看,现有的设施、设备基础条件并不能适应新的城市发展需求。以物流产业发展为例,目前的城市道路、商贸设施等辅助服务基础都非常薄弱。在批发市场、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以快递为主)的服务型业态协同构建全流通模式的条件之下,整个城市的物流服务系统出现了一定的不适应现象,突出表现在物流产业服务资源供给不足,在一些信息性服务方面也有同样的问题等。
为了更好地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建议以城市公共物流资源平台为切入点,开展如下工作。
首先,加大物流基础设施资源的投入,以构建系统的网络化、均衡化、开放化的物流基础资源为导向,重点解决道路、仓储等方面的瓶颈制约问题,关注核心区域的物流基础资源布局,形成可以适应现代大型城市流通模式的支撑资源体系。
其次,在信息化领域,立足于构建互联互通的网络支撑基础,降低互联网服务范围和成本,提供更多的信息公共介入端口,让“互联网+”的业态有更好的设施环境。
第三,在物流服务资源建设过程中,重视标准化的建设,构建统一、规范的系统运行规则框架体系,降低区域内以及跨区域的协同运作难度和成本。
第四,以更高的战略视角认识、理解和组织全社会的城市体系,改变单纯以单一企业构建诚信体系的难题,降低整个社会的违约风险,同时减少企业的专项投入,避免资源的过量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物流业的抗风险能力。
第五,针对物流类产业给与适度的产业规划主导和扶持,利用合理的行政手段,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适度提供引导性的产业发展基金,在核心重点领域进行关键性的产业技术攻关,发挥好政府的辅助性作用,为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
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物流产业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探索新的模式、构建新的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相关机构需要给予物流产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以物流为基础形成新的社会服务体系,从而更好、更快地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
(作者单位为北京物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