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物流地产 > 园区 > 仓储 >
红十字总会的“秘密仓库”
来源:腾讯财经    作者: 阅读:424 日期:2014-08-19

  

       8月的中国红十字总会(以下简称红会)很忙。8月3日,云南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红会紧急投入了救 灾工作,从昭通、云南红十字会备灾仓库迅速调拨帐篷等救灾物资;第二天一大早,各家中央媒体集体披露了正被公安机关调查的郭美美的自述,红会的各级领导也 纷纷出面接受采访,用红会新闻发言人姚立新的话来说:这是一个“还红会清白”的好时机。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顺利的话,按照计划,两份让红会内部人员有些提心吊胆的“阴阳合同”,也将在8月底如约过期。

这两份合同涉及北京郊区的一个仓库——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备灾救灾仓库。这是一个国家花费上亿元重金打造的备灾救灾仓库。

然而,经过四个月的追踪调查,记者却发现这个仓库并未得到合理利用;红会通过两份“阴阳合同”,利用“以捐代租”的擦边球操作,以每年90万元的价格将此仓库出租给一个名为北京中迅誉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迅誉华)的疑似“皮包公司”,后者再以市场价格转租给DHL等物流公司,从中牟利每年可能达到数百万元。

造价1.17亿元的备灾仓库

8月6日,艳阳高照的午后,顺义牛栏山镇范各庄村难觅人迹,村北边的昌金路上却车流如注。在临路的村碑100米开外,矗立着“红十字会路段,车辆减速慢行”的警示标志。这里就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备灾救灾仓库所在地——顺义区牛栏山镇昌金路牛栏山段30号。

顺眼望去,仓库基地四周都筑有约4米高的围墙,围墙里又种着一排10多米高的白杨树,“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备灾救灾中心”几个大字和红十字会的标志被遮的严严实实,四个仓库也只露出白色的屋顶。门口的保安,警惕地注视着断续进出的车子和人流。

这个有些“神秘”的超大型仓库已经建成四年。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家空前重视备灾救灾体系的建设。2010年10月,中央财政拨款1.17亿元,建成了首个国家级备灾救灾物资仓库,隶属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备灾救灾中心(简称备灾中心)。

资料显示,这一备灾仓库是红会兴建的首个国家级备灾救灾物资调配中心,是集物资储备、管理及物资储备技术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早在2004年2月,红会就向中央汇报“建设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备灾救灾仓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批示“原则上同意建设”。2008年汶川地震后,“为了进一步完善全国红十字储备救灾体系、增强突发事件救援能力”,红会加快了申建备灾仓库的步伐。

2008年9月,国家发改委批准了灾救灾物资库项目。该项目占地总面积62157.7㎡,总建筑面积17563㎡,总投资1.17亿元,全部为中央投资建设。

2010年10月10日,备灾仓库正式落成投入使用,当时的新闻稿称,“(仓库)将解决大量社会捐赠的物资不能及时募集、收储和调运的问题;将为红十字会的备灾救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标志着中国红十字会救灾储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还透露,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联合会(简称国际红会)希望把中国的备灾救灾体系的仓库、采购、发放程序,变成发展中国家的标准程序,并初步想把这个备灾中心发展成为整个中亚地区的备灾救灾枢纽。

备灾仓库沦为商业用途

然而,高墙和树林掩盖下的备灾仓库,在附近的村民及商户看来,却是“挂羊头卖狗肉”。

“大家都知道,它并不是想象中的备灾救灾仓库,是‘挂羊头卖狗肉’,就是占着这个地方,盖个仓库,再出租,实际上就是一个物流中心。”一位60多岁的村民告诉记者。他是原牛栏山镇水泥厂的员工,该厂2003年关闭后,土地就被征用于修建备灾仓库。

“听说把仓库出租给一个中介公司了,这个公司再转租给好多物流公司。我感觉国家的钱白投了。”记者询问的十多位村民以及商户也都从没见过“救灾物资运过来”。

4月1日下午,记者看到数位穿着印有“北京桐议物流有限公司”工作服的工人在仓库的西门外等候。他们表示自己是该物流公司的员工,“是来这里提货的”。工人们透露,他们提的货多为电脑、打印机等电器产品,在仓库里没有看到过棉被、帐篷之类的救灾物资。

随后,记者混在工人中进入了备灾中心,目测仓库基地南北长约500米,东西长约300米,里面有四个挂有红十字会标志的白色仓库,其中1号仓库最大、最高,有5个门,2、3、4号仓库比较小,也有10多米高。

进入2号仓库后,只见里面堆满了瓦楞纸箱包装的货物,足有六七米高,数位工人正往一辆箱式货车上装货。一起进去的工人悄悄告诉记者,“这些都是电子产品”。

4月1日下午16时许,一辆红色“京AN0152”大挂车装着一车纸壳箱包装的产品从西门驶入仓 库,停在了1号库的2号门前,卸完货后停在了仓库旁的空地上。空地上已经停着2辆红色大挂车。记者看到,“京AN0152”装载的货物包装盒上写着: 电源。整个下午,不断有大挂车从仓库西门进进出出。

周围数家物流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附近懂行的人都知道红会的仓库可以出租”。记者询问是否还有仓库对外出租,备灾中心的一名保安表示,“里面已经满了,马上不再对外出租了。”

除了桐议物流这样的不知名公司,据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国际知名的物流公司DHL也承租了一部分库房。7月22日下午,腾讯财经看到一辆印有DHL标志的黄色中型厢式货车从东门驶入备灾仓库。国际红会东亚地区代表处的项目代表位坂和隆对腾讯财经解释称,救灾物资的基本配置一般包括毯子、防水布、蚊帐、卫生包、厨具包、简便油桶、水桶、帐篷等非食品类物品和避难所的相关物品。

《红十字会突发公共事件救援救助预案》中规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备灾仓库要储存一定数量的救灾物资,这些物资中,第一项是帐篷,第二项就是棉被。

顾名思义,备灾仓库应为储备救灾物资所建。然而,大量周边村民商户,以及进入过仓库的物流公司人员均称,仓库里并未见到过帐篷和棉被,却存放着商业物流公司的电子产品。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