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物流地产 > 园区 > 仓储 >
红会,还有多少“存货”在未知的“仓库”中?
来源:第一物流网新闻中心    作者: 阅读:482 日期:2014-08-22
      此前,第一物流网(www.cn156.com)编发了一篇《红十字总会的‘秘密仓库’》(http://182.92.186.93/article-32708-1.html)的文章。文中媒体人士对中国红十字会位于顺义区牛栏山镇的备灾救灾仓库进行调查报道,报道中称,中国红十字会通过与一家名为“中讯誉华”的公司签订“阴阳合同”,以每年90万的价格将仓库出租,两年获益180万。而中讯誉华公司之后又以高价转租给了其他商业公司,从中赚取差价。昨天,红会对违规出租备灾仓库做出了回应:无员工从出租中牟取私利,出租库房月底腾空。

  笔者倒想请教一下红会有关人员:没人从违规出租中牟取私利,就是公正了吗?就不违法了吗?以慈善之名占据国家资源,为小团体之利益违规操作并牟利,这难道是光明正大的吗?违规出租的库房,能腾空了事么?

  据第一物流网记者了解,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备灾救灾仓库,是一个国家花费上亿元重金打造的备灾救灾仓库。而各地红十字会的“救灾备灾仓库”,是专门储备灾害发生时急需物资的专用场所,是供应急物流专用的仓库库,其使用的是国家专项划拨土地,其使用、处置都应该遵循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其收入也当专款专用。

  红会明明知道自己不能从事经济活动,却通过两份“阴阳合同”,利用“以捐代租”的擦边球,以每年90万将此仓库出租给一个名为北京中迅誉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的疑似“皮包公司”,后者再以市场价转租给DHL等物流公司,从中牟利每年达数百万。个中“交易”,实在耐人寻味。

  而至于出租仓库,是为了“养活员工”,弥补事业单位支出与国家拨款之间差额的说法,则更让人迷惑:红会到底有多少名员工?就算国家下拨的财政经费不够,为何不向有关部门反映解决,而是要自己“挣钱”?这么多年来,红会“挣”了多少钱,都去了哪里?到底还有多少“私货”,藏在我们不知的“仓库”中?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