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用车 > 发动机 >
第二届世界内燃机大会:内燃机不是夕阳产业 仍是主要动力源
来源:第一物流网    作者: 若轩 阅读:6138 日期:2021-04-21

新能源动力蓬勃发展,内燃机未来前景如何?燃油船舶、卡车如何践行环保理念?等等行业关注的这些热点问题,答案到底是什么?4月21日,在济南开幕的第二届世界内燃机大会期间,行业专家给出了解答。

第一物流网获悉,本届大会主题为“绿色、高效、智能、可靠”,通过学术交流、展览展示等多种形式,展示了我国在内燃机领域取得的成果,包括在全产业链上的技术、商业模式创新。尤其是在当天下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内燃机学会党委书记兼副理事长、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所长董建福,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中国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张树勇,天津大学讲席教授、中国内燃机学会常务理事尧命发, 东风汽车公司汽油机专业总工程师、汽油机专业委员会主任张社民等专家,就上述行业关注问题回答了内燃机及汽车领域记者的提问。

内燃机不是夕阳产业 仍将大有作为

国家鼓励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是不是意味着内燃机成为夕阳产业而缺乏持续发展的动能?

对此,董建福在回答船用发动机节能减排提问时表示,从船用机角度来说,内燃机不是夕阳产业。他表示,我国约95%以上船用动力为柴油机,原因是其有较好的经济性、操作简单以及远航需要持续的功率输出等特性,使其目前在船用动力占据主要地位,即便有的船用动力系统采用了电力推动,其电力来源仍是柴油发电机组。结论就是,内燃机在船用领域不算是夕阳产业。并且,这一动力在未来十年是其他动力很难取代的。

对内燃机前景的相关论述,专家们都持肯定态度。同时,张树勇介绍,业界一直在开展先进动力技术的基础研究和新能源动力的探索研究,如低散热技术、高效增压和电辅助增压技术、高效冷却与润滑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混合电驱动技术以及燃料电池等。这些技术的培育成熟和在未来的应用,将显著提升车辆柴油机的热效率和燃油经济性,大幅减少碳排放增量。

尧命发谈到,尽管目前国内外提出了一些针对重卡柴油机的低碳潜在的技术方案,但是,在可见的未来,柴油机在这一领域还将取主导作用。

张树勇还表示,在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下,军用车辆发动机,在履行好“强军首责”使命的同时,可以为国家“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可预见的未来,柴油机仍将是装甲车辆动力之王。

降成本提高可靠性 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虽说国际上一直都十分重视柴油机节能减排技术,但我国近年来在提高热效率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尧命发认为内燃机有效热效率提升存在极大难度。潍柴这样优秀的企业经过长期努力,终于实现商业化柴油机热效率突破50%的历史性突破。如何降低高热效率柴油机的成本和提高柴油机可靠性,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相关的工作也在深入展开。并且,我国正在积极推动甲醇燃料的应用。

而车企同样在行动,张社民表示,东风判断随着内燃机拥抱电动化,热效率的持续提升,内燃机在相当长时间内还是主要动力源。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东风规划在高效发动机方面迭代创新,继续引领行业发展,争取在2030年实现50%热效率,为汽车行业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规划好技术路线落实到产品开发中。

大会形式多样 展览展示等活动异彩纷呈

李树生介绍说,本届大会大咖云集,报告内容丰富,研究深度和广度都非常值得期待,来自世界各国家、各组织、各大高校的诸多知名学者共同为所有参会代表带来丰盛的学术盛宴。一些境外和境内因疫情原因不方便到场的学者将通过在线连线方式分享报告。大会开幕式、主旨报告、主题报告、闭幕式等活动也将在全球范围内多语种同步直播。

动力厂商展示

内燃机产品及技术成果展示

李树生表示,会上由中国内燃机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船级社等单位共同发起“中国发动机碳中和创新联盟”拟在大会开幕式上揭牌。

记者现场了解到,大会展览会精彩之极,吸睛之处颇多。如参展单位规模庞大达到200家,涵盖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会上,新品发布、合作签约等活动丰富多彩,展示交流互动形式多种多样,大会持续至4月24日结束。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