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在交通领域的率先突破中,民航先行是非常必要的。
在12月16日举行的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天津机场启动会上,不仅天津机场颇受关注,中国民航局也首次对外公布了其关于推进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强化天津机场枢纽功能、大力发展
航空物流、力促低成本航空公司落地、实现“空铁一票通”、做大做强航空制造等无疑将为天津市民航业发挥有力的推动作用。
中国民航局计划司司长王长益透露,根据民航华北局对于京津冀区域发展情况的调研、分析,目前,三地民航业有着区域航空业务繁忙、发展十分不平衡等特点,而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正顺应了三地市场的内在需求。“此次出台的《意见》确定了十二项主要任务,预计到2020年,将基本形成定位明确、协同运营、互利共赢,与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相适应的民航发展格局;届时,航空运输资源配置将更加合理,航线网络更加通畅,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运输效率更加高效,与地面交通体系衔接更加顺畅,能够更好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现相互促进、持续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这十二项主要任务中,天津机场将与京冀机场联动协同并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将构建功能完善的区域机场体系,也就是以枢纽机场为核心、支线机场为骨干、通用机场为补充的区域机场体系。其中,天津机场将强化枢纽功能,大力发展
航空物流。”王长益说。
在优化区域机场航线网络上,将鼓励航空公司转移部分航班至天津机场、石家庄机场,并将在时刻安排上给予政策支持;同时还将支持天津机场拓展国内中转航线及周边国际旅游航线,提升货运物流等特定市场航线网络的通达性。此外,将鼓励天津机场、石家庄机场设立低成本航空公司分公司和基地,完善机场低成本运营相关配套设施,并在飞机引进、时刻安排上给予政策倾斜。
对于空铁联运,《意见》提出将协调国家有关部门,加快推进京津城际铁路天津机场延伸线等项目建设,构建以主要机场为枢纽节点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密至各机场的火车、大巴等班次,推进空铁、空路联运,最后实现“空铁一票通”。
在航空产业发展上,则将支持天津打造北方国际
航空物流中心,做大做强航空制造、航空金融、快递物流、飞机维修等航空产业,积极吸引高科技企业、现代服务企业进驻,促进京津冀航空产业有序转移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