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物流 > 航空 >
谁将成为京津冀一体化中的“最大受益者”?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阅读:460 日期:2015-10-08
  河北廊坊,距北京市区仅40公里,堪比一个远郊区县的位置。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布局中,廊坊被确定为京津冀中部核心功能区的重要城市,用以疏解首都城市功能,承接外迁企业,有专家称,廊坊将是京津冀一体化中的“最大受益者”。

  

       廊坊到底会迎来怎样的利好?跨越京冀的北京新机场或许是廊坊得到的“第一块蛋糕”,未来临空经济区的规划更值得期待。此外,廊坊管辖的固安县、永清县、广阳区多个开发区都已张开双臂准备迎接北京企业。本期“十城记”报道,我们关注河北廊坊,看看京冀协作在这里结出哪些果实,又有哪些愿景值得期待。

  新机场建在家门口,他在等

  北京新机场跨越大兴、廊坊,在拆迁补偿方面,两地存在明显差异,最根本原因还是两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下,新机场将廊坊和北京紧密联系在一起,也成为缩小两地经济差距的重要契机。

  9月10日下午,廊坊市广阳区田古营村的街头格外热闹,老少爷们儿纷纷走出家门,三五成群聚在街头,全村200多人都在热议同一个话题——北京新机场的拆迁补偿方案。

  这一天是新机场拆迁办来测量宅基地面积的日子,村民将按照官方测量的数据得到相应的拆迁补偿,最终测量数据会被公示在村委会的墙头。

  按照区里公布的补偿政策,回迁房按人均55平米予以安置,宅基地地上空地分等级给予每平米200元到1400元不等的货币补偿,房屋则依据新旧程度,每平米给予1150元到1550元不等的货币补偿。

  除了这些补偿,符合条件的村民可以一次性得到就业补偿3万元,搬家补偿费1万元,以及每月550元、共计两年的临时安家费。

  村民田家仁盘算了一番,自家5口人、610平米宅基地,获得3套115平米的回迁房后,还能拿到50万元的现金补偿。这与他的心理预期有些差距,“光装修就得用掉一半以上”。

  田家仁的二姐嫁到隔壁南各庄村,属于大兴区榆垡镇,此次亦属拆迁对象,同样是600多平米的房子,拆迁补偿却比田家仁高出不少,这也让他觉得有些落差。

  贾亦是廊坊市政府的一名处级干部,曾在最早搬迁的毕各庄、团城、团城辛庄等地指导拆迁工作。他向京华时报记者透露,目前村民获得的补偿绝大部分来自国家财政,“国家给北京、河北两地的补偿标准本来就是不一样的。”他说,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批复,无论是宅基地还是口粮田,北京按照50万元一亩地给予补偿,而廊坊按照30万元一亩给予补偿。

  “北京、廊坊拆迁补偿存在差异,最根本原因还是两地经济存在差距。”贾亦认为,正是由于北京经济发展迅速,廊坊发展滞后,虽然仅仅是一墙之隔甚至一条红线之隔,百姓生活、土地价格却有很大差别。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下,新机场将廊坊和北京紧密联系在一起,未来也会成为缩短两地经济差距的重要契机。

  而在田家仁看来,纵然拆迁补偿问题让他心里有些不舒坦,但是新机场能建在自家门口还是很高兴,最起码妻子和女儿今后有可能不用再离家去北京上班了。

  田家仁的妻子在大兴黄村附近的酒店工作,女儿大学毕业后在国贸上班当了白领。妻子单位提供宿舍,女儿自己租房住。虽然妻子工作的黄村离家只有35公里,但乘公交车要三个多小时,平时半个月回家一次。女儿在国贸住更远,忙起来一两个月也回不了一次家。村里在北京打工的人不少,能常回家的却不多。

  田家仁听村里的干部说,新机场周边可能会布局保税区、企业总部、高端制造业、酒店等一系列高端产业。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建成后,将带动数十万人就业,围绕新机场就是一个中型航空城。

  “以后北京人都得来我们廊坊工作,跟北京城比,我们这里也不差。”田家仁一直期望妻女能在自己身边,新机场来了,这份期待更加强烈。

  据悉,新机场4成占地在河北,仅廊坊市广阳区就拆迁10个村,供地约2.6万亩。廊坊市政府一名相关负责人向京华时报记者透露,目前,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初稿已经出炉,由国家发改委上报至国务院。目前,廊坊市广阳区、安次区、永清县、固安县的地块已提前预留。

  不过,在国家层面的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出台之前,廊坊市想围绕临空经济区做其他产业规划还无从下手。到底临空经济区里哪些产业能落在廊坊,何时能见成效,目前都无法确定,廊坊还得等一等。

  北京企业外迁永清,他在等

  需要等待的不只是新机场的建设规划,今年刚刚从北京搬迁至永清的服装加工企业主陈丙柳也在等,等待京台高速通车,等待永清物流园区尽快建成,等待廊坊与北京市西城区对接的文化创意、金融及商贸等一系列产业能落地。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推出后,陈丙柳的服装厂是首个在廊坊永清经济开发区投产的北京企业。其实,早在2010年,作为浙商的陈丙柳就在浙江商会的带领下,找地建厂房准备迁出北京,京津冀协同发展只是让他外迁的步子迈得更快了。

  陈丙柳说做生意要“敢”,就像他敢做第一个从北京迁往永清的服装企业一样,12年前,他也是第一个从北京的丰台“外迁”到南六环外的大兴青云店。而在上世纪90年代,当身边的小伙伴还甘愿做“夫妻裁缝小作坊”时,他就敢租下2000平米的院子,雇人做起服装加工厂。

  “我看的是将来。”2010年之前,陈丙柳就注意到,北京有将低端制造业外迁的趋势。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提出后,这个思路更加明确,而河北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陈丙柳不禁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暗喜。2010年,陈丙柳从永清拿地时一亩地仅十几万元,而今一亩地已经涨至四五十万元,5年时间,陈丙柳的50亩地已经坐地升值1500万元。

  其实,最早提出外迁时,浙江商会还曾带领他们到北京房山、河北涿州考察。房山地理位置最优越,但地块面积供给不足,“感觉施展不开”。在涿州和永清的比较中,陈丙柳认为,永清在交通、后期规划以及物流建设方面更胜一筹。

  “我们的服装要依赖空运、铁路、汽车等各种交通方式,物流建设最为重要。”陈丙柳分析,永清距离北京新机场只有15公里,走空运比在北京还方便。永清设置高铁站,铁路运输条件也具备。最让他期待的还是京台高速的建设,陈丙柳的工厂距离京台高速永清入口不足2公里,上高速路后一路行驶50公里即可抵达北京南五环附近,出南五环后,可沿着蒲黄榆快速路继续北上直达南三环,从永清到北京城中心仅需1小时。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