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10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主任方玮峰在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中国民用航空局已回复陕西省人民政府,表示支持设立西安国家航空城实验区,积极协助陕西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航空枢纽和内陆空港城市示范区。
陕西是我国重要的航空产业聚集区,已形成集大中型飞机研究、设计、试验、生产、综合保障及教学培训为一体的较为完善的航空科研生产体系,在西安建设航空城实验区,有利于我国临空经济发展布局,同时为全国临空经济发展提供示范。
方玮峰主任介绍,航空城实验区以西安咸阳机场、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为核心区,规划面积146平方公里。其战略定位是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外开放的国际门户、临空现代服务业引领区、现代航空高端制造科研聚集区、国际内陆型空港城市示范区。到2020年,航空城实验区产业体系将初步形成,基本确立开放门户地位,航空旅客和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5300万人次和45万吨左右,年均分别增长10.6%和10%。目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共有国内外通航城市112个,航线228条,已开通15条国际航线,未来还将陆续开通至中亚阿斯塔纳、塔什干、阿什哈巴德以及阿拉木图等城市的国际航线,充分发挥丝绸之路起始点的中转集散作用。
西部大开发以来,陕西基础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交通枢纽、科教文化中心、能源基地和生态屏障。加之陕西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战略定位和目标任务已经确定,在西安建设航空城实验区,将极大地促进陕西与丝路沿线国家地区开展互利合作。
西安是目前全国惟一一个获得批复的航空城实验区,具有极大的发展机遇与优势。方玮峰在发布会上表示,建设西安航空城实验区意味着咸阳国际机场的综合服务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建设西安航空城实验区是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一项综合性工程。”方玮峰表示,陕西将把航空城实验区作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作为陕西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作为创新体制机制的有效平台。陕西将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开放门户,完善航线网络,做强基地航空公司,壮大航空货运。二是建设临空现代服务业引领区,推进面向中西亚、欧洲的自由贸易园区建设。三是打造与航空产业相关联的高端制造业聚集区,培育航空产业集群,带动装备制造业和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四是打造国际空港城市示范区,建设“国际化、人文化、生态化、智慧化”的第四代国际空港城市。
对于公众普遍关心的工业园区会否沦为空城的问题,方玮峰表示,“西安的航空城实验区不会沦为空城,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底气的。首先陕西经济基础好,经济总量在整个西北占到45%;其次陕西的科技、教育优势在西北独一无二;第三,别的工业园和示范区之所以变为空城是因为产业没有同步发展,只要我们实验区的基础设施和周边产业能够同步跟进发展,实验区就不会沦为空城、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