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晚间,中国忠旺公告称,收到下属公司忠旺精制铝业有限公司、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的通知,因重大亏损、运营困难,下属公司及其子公司出现严重经营困难,已无法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当前问题。同日,公司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宣布离职。
而就在一个半月前,中国忠旺对外表示,基于对目前所得的数据和工作进展判断,上半年业绩无法在8月31日或之前发布,中国忠旺也随之开始停牌。时至今日,半年报仍然未能公诸于世。
自曝公司经营内幕,董事离职,半年报难产、股票停牌……近段时间的忠旺集团可谓是风波不断。
据企业官网显示,中国忠旺是全球第二大及亚洲最大的工业铝挤压产品研发制造商,核心业务包括工业铝挤压、铝压延及深加工。2009年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后,其股价一度飙升至7.076港元。
忠旺集团经营困局的背后,是蒸蒸日上的铝业发展现状。兴发铝业、南山铝业、豪美新材等大部分铝业上市公司的营收和利润都出现了大幅度上涨。
南山铝业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4.77亿元到26.87亿元,同比增长75%至90%;豪美新材前三季度预计盈利约1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0%;兴发铝业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53.7%。然而面对兴盛的铝业市场,往日的“亚洲铝王”究竟为何突然爆雷?频繁出状况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公司的发展?
一、有迹可循的债务危机
1. 票据逾期
早在去年,忠旺集团就已出现票据逾期的状况。2020年6月18日,忠旺财务作为承兑人,在票据到期后并未履行付款义务,票据处于拒付追索待清偿状态。因此徽商银行将忠旺集团告上法庭。
而今年以来票据问题变本加厉,根据企查查显示,自今年以来,忠旺集团共发生7例票据纠纷案件,主要集中在近两月。此外,辽宁忠旺集团11次被列为被执行人,执行金额约37.23亿元,涉及到浦银租赁、重庆农商银行、民生金融租赁、中国民生银行、曲靖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2.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激增
除了近期爆发的一系列问题以外,如果我们反观近几年的财务报表,也能从中看出端倪。2020年,中国忠旺发布的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4.02亿元,归母净利润17.89亿元,这一数据几乎与2012年的18.07亿元持平。此外,还可以发现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出现明显增加。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忠旺应收款项合计约321.11亿元,同比增加52.81%,其中应收账款及票据共199.4亿元,同比增加64.37%,其他应收款共121.7亿元,同比增加37.02%。
不仅是应收账款的激增,应付账款也出现大幅增加,应付账款及票据共115.52亿元,同比增加23.95%。
此外在现金流量方面,2018年以来,忠旺集团连续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为负,2018至2020年各报告期内的经营性现金流分别为-27.23亿元、6.61亿元、5.26亿元。
如今面对大幅增加的应收账款,巨额的应付账款,即使是资产千亿级的忠旺集团,也向外透露出非常不健康的信号。尤其是实际可用的现金流接近为负,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二、昔日铝业巨头何故突然爆雷?
1. 忠旺集团走偏的供应链金融
中国忠旺上市以后,股价来回震荡,不断走低。2020年10月还曾跌至1.3港元的历史最低点。低估值和低流动性使得忠旺集团融资能力欠缺,刘忠田不得不寻找新的融资渠道。为此,刘忠田试图打造“忠旺系”资本版图。
忠旺集团从很早之间就开始拓展金融业务。经过多年的沉淀,如今已经涵盖银行、保险、融资租赁等多个板块。
2009年12月,忠旺集团入股辽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辽阳银行”),持有辽阳银行约23%股份。自此,忠旺集团开始着手布局金融板块。据不完全统计,忠旺集团已经入股了辽阳银行、龙江银行、大连银行、吉林银行、营口银行、辽阳农商行等6家银行,并且悄然控股了辽阳银行。
(忠旺集团董事长 刘忠田 图源/央视)
2013年,忠旺集团成立了宏泰国际融资租赁(天津)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融资租赁业务,兼营与主营业务相关的保理业务。
随后2016年,忠旺集团开始涉猎保险业务,北京忠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拿下君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君康人寿”),中国忠旺董事长路长青担任君康人寿董事长,忠旺董事陈岩在君康人寿担任董事。
忠旺集团始终希望在金融领域大展拳脚,但忠旺集团似乎在出发点上就出现了严重偏差。作为一家铝加工产品研发制造企业,应当把重心放在主业上,围绕主业拓展其他相关业务。因此,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布局需以盘活供应链上企业资金流的目的,实现真正的产融结合。
而忠旺集团的金融服务却是因为关联交易与资金占用等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2020年,据媒体公开报道,忠旺通过关联交易、制定资管通道为关联公司提供质押担保等操作方式,从君康人寿间接占用数千亿的保险资金。
今年以来,宏泰国际融资租赁(天津)有限公司三次被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共15.9亿元,分别涉及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财产保全、票据追索权纠纷等案件。
回过头来看,不少制造企业纷纷跨界金融,如果企业的出发点并不是在夯实主业的基础之上寻求金融业的发展机会,而仅仅是为了便于自身融资,那么最终形成的巨大杠杆必然化为一把利剑悬挂于企业头上,出现变数之时,企业爆雷也就在意料之中罢了。
2. 下游产业链增速减缓:与房产行业的兴衰与共
20世纪90年代,中国迎来房地产热潮,看准商机的刘忠田与香港的威力旺公司合资成立了辽阳忠旺铝材公司,专门生产建筑业门窗框用的铝材。
房地产热潮叠加港资优惠政策,刘忠田赶上了好时候,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刘忠田和他的忠旺集团发展的顺风顺水。到2008年,忠旺集团产能已经达到53.5万吨,年营收高达256亿元,位居亚洲第一、全球第三。与此同时刘忠田的个人财富也在不断攀升,2009年刘忠田以240亿港元加冕中国首富,同时登上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
然而最近的房地产行业危机四伏,恒大、华夏幸福等多家房地产龙头企业爆雷,连带着铝材行业需求减弱。作为“亚洲铝王”首当其冲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寻求铝业供应链金融更优解
在多家铝业上市公司中,不乏有在金融领域卓有成效的企业。他们通过供应链金融解决供应商的融资需求,进一步深化、发展。从企业的需求出发,紧密绑定供应链场景,实现多方共赢。
1.南山铝业。2016年南山铝业与上海钢联共同出资设立“铝电商平台公司”,主要从事铝产业电子商务以及为上下游客户提供相关的仓储、物流、供应链金融等服务。涉足供应链金融以来,连续三年营业收入持续上涨,2018年至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2.22亿元、215.09亿元、222.99亿元。
2.中国铝业。一直以来,中铝集团都在积极尝试,希望通过供应链金融解决上下游供应商的融资需求。从2019年开始中铝集团积极拓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先是携手上海银行深入探索供应链金融。同年,中铝集团金融业务板块所属中铝商业保理(天津)有限公司成功发行有色行业供应链优化ABS。
2020年年初,中铝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成功开立首笔“E信融”业务,高效保障和满足了中铝集团成员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原材料的正常供应,为中小供应商低成本融资提供了解决方案,同时标志着中铝“E信融”平台试运行阶段取得圆满成功。
可见,对于铝业等传统制造业来说,供应链金融是有其发展空间和价值的。而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之前,如何从根上把握业务发展的方向是至关重要的。只要是专注于打造“共享、互赢”的供应链金融生态服务圈,推动行业发展,为整个产业链注入活力。那么就会在不断探索中得到拓展供应链金融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