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26,美国与欧盟、英国等,最终决定启动“金融核武器”,宣布将俄罗斯从SWIFT中剔除,对其进行史无前例的经济制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次日称“日本也将加入该举措”。)。26日当日,美“约翰逊”号导弹驱逐舰过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
美欧日等此举对国际贸易供应链协同及相关供应链金融会带来怎样的影响?给中国供应链安全有哪些启示?
一、经济制裁,直接冲击俄三类大宗贸易
有人认为,将俄罗斯移除SWIFT网络,将会对俄罗斯贸易产生致命打击。但部分西方国家认为,将俄罗斯从SWIFT中“全部移除”是一条不能碰的“红线”。
尽管SWIFT网络对于跨境贸易至关重要,比如购买俄罗斯产品的欧盟企业就必须使用SWIFT才能将资金从欧盟当地银行转移到使用SWIFT银行代码的俄罗斯供应商的银行账户。但俄罗斯在贸易过程中,脱离SWIFT到底是俄罗斯最受打击,还是另有其国?
全球贸易已经让全球主要经济的供应链相互融合交织,撕扯掉供应链的一端,另一端也不会平安无事。而俄罗斯与全球,尤其是欧盟的供应链关系如何?这还得从俄罗斯三大出口支柱产业来看。
(一)第一大支柱——石油
俄罗斯是能源出口大国,主要靠能源撑局面。2021年俄罗斯对外贸易增长37.9%,其中出口总额为4933亿美元,增幅高达45.7%。梳理俄罗斯的出口商品结构发现,原油、天然气是绝对支柱。据媒体报道,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将占俄罗斯国民总收入的36.7%。
具体而言,2021年俄罗斯原油产量5.34亿吨,占当年总产量12%,仅次于美国;俄罗斯日均出口465万桶,占总出口额的 11.3%,仅次于沙特。2020年俄罗斯日均出口470万桶。而欧盟是世界最大的原油进口地区,俄罗斯是最大的供应商,约占了其中的30%。
(二)第二大支柱——天然气
俄罗斯已探明天然气储量达37.4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总量的19.8%,天然气产量也达6384.9亿立方米,在全球占比为19.88%。
而出口量占了全球总量的16.2%,2020年俄罗斯天然气出口量以2300亿立方米位居全球之首,是美国出口量的近三倍,其中八成出售到欧洲,即欧洲30%的天然气是俄罗斯供应。
自2021年9月以来,因全球供应短缺导致的天然气、煤炭和原油价格飙升,然能源高度以来进口的多数欧洲国家遭受巨大压力。
从俄罗斯GDP构成就可以看出,俄罗斯是一个非常依赖燃料和矿产品出口的国家。在福布斯2020年全球企业前2000强的榜单上,27家上榜俄罗斯企业中接近一半与石油、天然气、矿产品有关。
(三)第三大支柱——粮食
农业是俄罗斯经济最重要的部门之一,集中了国内约13%的基本生产设备和14%的劳动力,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自2010年起,俄罗斯就一直在开垦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黑土带,逐步加大农产品的种植面积。
以俄罗斯的主要出口品种之一小麦为例,俄罗斯生产每吨小麦的综合成本不到100欧元,相比之下,澳洲的成本接近200欧元。近年来,俄罗斯农产品不断以低廉的价格,抢占欧美传统粮食出口市场的份额。
考虑到俄罗斯的贸易特点,西方国家目前为止推出的一系列制裁措施“杀伤力”仍待观察。打击俄罗斯,欧盟各国也得“吃药”,不乏“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意味。因此,短短几天欧美就迅速产生分歧, 法国财政部长25日表示,欧盟将尽快分析把俄罗斯踢出SWIFT的作用及后果,欧盟应谨慎考虑这项“金融核武”制裁。如禁令不留余地,欧洲与俄罗斯的能源交易只能去美元化,这或许也将成为美元霸权瓦解的开始。
再看俄罗斯的贸易伙伴,在俄罗斯的主要生意伙伴中,欧洲国家的地位逐渐下降,亚洲国家的地位显著上升。中国已经连续12年稳居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中俄贸易占俄罗斯外贸比例也在不断提高。2021年中俄贸易达到1468.7亿元,连续4年超过千亿美元。
二、 金融体系打击,或失供应链金融支撑?
在伊朗被SWIFT制裁后,俄罗斯就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其实也在早做准备。2014年,为了替代SWIFT系统以应对美国、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俄罗斯的中央银行-俄罗斯银行创立了俄罗斯银行金融信息系统(Financial messagingsystem of the Bank of Russia,简称“SPFS系统”)。
SPFS系统复制、模拟了SWIFT系统。截至2021年11月10日,SPFS系统仅有400个使用者。主要为俄罗斯的银行,还包括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瑞士等国的23家银行,但不包括在俄罗斯经营业务的、主要的非俄罗斯银行,如德意志银行、意大利裕信银行等。
另外,2020年,SPFS发送了近 1300 万条金融消息;截至2021年5月,20%的俄罗斯境内转账通过SPFS完成。但是,相比较于SWIFT系统,在使用者的数量、频率、范围等方面,SPFS仍然相形见绌。
据消息称,俄罗斯的国际储备达到6432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并且俄罗斯银行金融信息系统与多国货币签署贸易协议,以最大限度削弱SWIFT制裁的攻击。显然,普京从不打无准备之仗,为美国可能进行的金融制裁,提前做好了应对。
除了俄罗斯卢比以外,在国际贸易中,俄罗斯还尝试运用其他货币进行贸易结算。2022年2月4日,中俄签订30年天然气大单,使用欧元作为结算货币。
本轮SWIFT制裁可能导致全球能源供给收缩,以及与之直接相关的油价上涨和全球通胀攀升问题,正因如此,本轮制裁强调是剔除“被选出的”而并非全部俄罗斯银行。
美国2021年呈现出明显的“滞胀”格局,若因俄罗斯原油产量大幅收缩而导致油价再度上涨,美国“滞胀”或将加剧,高通胀持续时间过久,可能导致美联储加速实施包括加息和缩表在内的货币紧缩操作,或加剧美滞胀,加速美联储紧缩。
三、 多番制裁,中国如何有效应对?
近年来,美欧认为中国未来的发展会超过美国,因此对中国的崛起抱有敌视心态,也呼吁世界各国同中国供应链脱钩。处在第一岛链中间位置的中国台湾,不仅对美国战略利益有影响,因此长期处在风口浪尖。
未来,美欧是否将对俄罗斯的制裁,照搬对付中国仍未可知。但中国却可以将这些手段,看做台海危机下对中国打击的一次演练,提前寻求应对之策。
(一) 增强供应链韧性
近年来,欧美各国政府越来越求助于贸易保护主义和“重振制造业”计划。特朗普上台以来,公然毁约(TPP、巴黎气候协议等),高调退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重要国际组织),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在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对中国进行全面遏制,影响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一些关键领域供应链上,“卡脖子”问题仍十分严重,包括高端数控机床、芯片、光刻机、操作系统、医疗器械、发动机、高端传感器等,中国制造在这些领域的研发和生产仍存在亟需攻破的技术难关,避免因没有关键核心技术,被别国捏住命门,造成供应链产业链的断裂,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
(二) 投资一带一路
贸易仍然是一国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也为我国外贸发展开辟了新天地。截至目前,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4万列,铺画运行线73条,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174个城市,物流配送网络覆盖欧亚大陆全境,有力保障了国际贸易的稳定运行。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要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体系,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三) 推动人民币全球化
和俄罗斯的SPFS系统类似,早在2012年我国央行就开始研发中国跨境银行间支付CIPS系统。CIPS系统实现对全球市区金融市场的全覆盖,支持全球的支付与金融市场业务。
截至2021年8月末,CIPS系统已有参与者1211家,其中直接参与者67家,间接参与者1144家,覆盖全球6大洲,103个国家和地区,实际业务覆盖175个国家的超过3500家法人机构。
CIPS可以使用人民币进行直接结算,无需开设代理行账户,还能降低转款费用和所用时间。长期角度来看,该系统完全可以替代SWIFT,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抓手。
(作者: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