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26日,美国总统拜登正式宣布了一项七国集团(G7)基建计划,目的是在5年内筹集6000亿美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基础设施的资金。尽管拜登发言中未提中国,但细读G7基建方案,毫无疑问是一个替代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西方方案。
“一带一路”是推进全球一体化的开放、共建、共享的基建网,其中交通物流基建是核心组成部分,并成为支撑全球供应链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在美国主导供应链对华脱钩之下,G7的基建方案无疑成为对华供应链脱钩的重要底盘。
G7峰会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将于6月29日至30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峰会,首次邀请了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亚太地区的国家领袖。本次北约峰会预计将出炉一份北约新战略概念文件,首次提到中国带来的挑战。
掌链·第一物流网本期《大变局与供应链》本期解读G7推进的全球基建计划。
一、G7敲定:替代一带一路,涉及物流基建
早在2021年,美国总统拜登在会见G7领导人时就敦促他们支持一项计划。
近日,美国在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上提议以“重建更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B3W)计划替代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出于遏制中国的想法,此方案以支持中低收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G7领导人承诺将帮助改善发展中国家总价值超过40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拜登希望该计划成为“比中国方案更为优质的选项” ,这项计划也被认为是对拜登全面改革国内经济的一种宣传。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近日在华盛顿的一次会议上表示,“我们认为,这可以代替中国一带一路所提供的东西,成为另一种选择——如果加上我们的七国集团伙伴将做的事情,总额将达到数百亿美元,乃至达到数千亿美元。”这一伙伴关系预计也将成为拜登政府在其剩余任期内的外交政策的标志之一。
2022年6月25日,新华社报道指出,美国发起这一倡议的真正意图是“围堵中国、遏制中国发展”。“美国试图以经济援助的‘空头支票’,引诱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服务于美国自身的地缘政治目的。”
“一带一路”倡议难以被替代有许多原因:
第一,“一带一路”倡议推行以来,已取得了丰硕成果。自2013年以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9年来,截至2022年3月底,我国已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同推进“一带一路”项目,涵盖了铁道、港口、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领域,互联互通,较大程度的提高了当地基建设施水平。
据世界银行2021年11月数据显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将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至9.7%、全球贸易增长1.7%至6.2%、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 事实证明,“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机遇和成果属于世界。
第二,“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原则,不附加任何政治与安全条件。帮助沿途沿线国家和地区改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状况、共同推动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西方国家过去曾利用资金来推动受援国巨大的政治与经济变革。
第三,G7基建计划以“绿色发展”为噱头,缺乏精准定位。不仅解决不了发展中国家当前面临的最迫切的发展瓶颈问题,也根本没有顾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诉求。作为G7核心成员国的英美两国,近年都面临不断飙升的国家债务水平。
第四,G7领导人承诺帮助满足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需求。沙利文也曾表示,这项倡议所需资金主要来源于私营部门,少量来源于政府。私人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愿不愿意掏出巨额资金进行短期利益不明显的基础设施投资还是个未知数,而一旦缺乏资金,这项计划也将难以落地。
二、印太框架:IPEF——重构亚太供应链
5月23日,美国总统拜登在东京公布“印太经济框架”(IPEF),由美国、日本和印度在内共13个国家组成,它们占全球GDP约40%,但不包括中国。5月25日,日本时事社发表评论认为,“印太经济框架”(IPEF)强推“摆脱中国”,将扰乱区域经济。
IPEF一项重要就是:构建以美国主导的印太供应链体系。“供应链韧性,构建安全有韧性的供应链以便迅速应对紧急状态”作为IPEF看似冠冕堂皇,本质是构建去中国化的亚太供应链体系的安全和韧性提升。
IPEF的出发点就是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服务美国的根本利益,并非着眼于印太地区疫后经济复苏和发展繁荣,反而将给印太地区带来消极影响。IPEF鼓励区域经济体与中国市场“脱钩”,架空RCEP。其具体操作为团结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及中国台湾,控制高科技供应链中上游,团结印度、印尼等制造业成本洼地,实现供应链转移以取代“中国制造”。
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是由东南亚国家协会十国发起,由中国、日本、韩国等共计15个缔约方所构成的高级自由贸易协定。它涵盖了全球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和约 30% 的全球生产总值,并于2022年 1 月 1 日对 15 个成员国中的大多数国家生效。
三、奥库斯联盟+日韩——军事与商业协防
(一)澳大利亚:亚太地区“副警长”
撕毁“一带一路”协议,澳大利亚敢当美国地缘政治利益“看门狗”的行动,几乎是毫不掩饰的。2022年4月21日,澳大利亚外交部长佩恩发表声,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已经取消维多利亚州与中国此前签署的“一带一路”协议,理由是该协议不符合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
澳大利亚一向与中国远无冤,近无仇,但却表现的歇斯底里的反华姿态,无非要表现处盎格鲁萨克孙民族的小圈子“五眼联盟”的团结。为此,积极参与美国组织的奥库斯联盟:在配合美国“印太战略”方面,澳大利亚可谓是冲在最前面的国家。澳大利亚不但在国内大肆打压主张和中国保持友好关系的知华派,还对中企百般迫害。
在军事方面和美英组成“奥库斯”军事联盟,即便是新总理上台后,同样把双边关系恶化的责任全部推到中国身上,叫嚣要修复中澳关系必须中国先做出让步,最近甚至派军机到西沙群岛挑衅中国的领空。
(二)日本:扩军积极响应“遏制中国”
对一直不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却又一直没有更好替代方案的日本,美国B3W方案虽然带着毒丸,但日本还是急不可待地端起来。
日本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和亚洲第二大经济体,既因曾遭美国芯片供应链扼杀而耿耿于怀,对中国科技发展更是羡慕嫉妒恨。但同时中日经贸关系相互融合深入,在政治和军事上遏华,经济上依华形势下,日本在科技供应链遏制中国的心思,与美国保持一致。
因此对于推进扩大西方供应链基础设施的G7基建方案,日本表现积极,并挟裹着地缘政治意图。据《日本经济新闻》称,日本和美国政府已开始就5月23日 在东京举行的领导人会议上发表的联合声明的措辞进行协调。
声明将明确提出一项合作政策,以“遏制和应对”中国在印太地区的活动。针对强化“霸权主义行动”的中国,日美双方将达成“不允许在任何地区以武力改变现状”的共识,确定两国加强“威慑力和应对能力”的政策方针。
(三)韩国:想搞“全方位战略同盟”
作为中国的近邻,韩国长期以来作为美国对华包围圈第一岛链上的北方组成部分,在对华关系上保持谨慎态度。但随着韩版“川普”尹锡悦当选总统,风向渐变。
5月5日,韩国国家情报院宣布,正式加入北约旗下的一个网络防御组织。北约东扩完成了一步,而韩国的西倾也再迈一步。
在供应链对华脱钩方面,韩国也亦步亦趋。作为全球芯片制造大国、韩国是美国对华芯片供应链脱钩的关键一环。5月20日到24日,美国总统拜登开启出任美国总统后首次访问亚洲,而且拜登打破惯例,把作为韩国访问第一站,其次日本。
抵达韩国后,拜登访问的第一站是京畿道平泽的三星电子半导体工厂,此举被视为强调与韩国加强供应链同盟。拜登和尹锡悦随后宣布韩美结成技术同盟。
据韩联社最新报道,韩国总统尹锡悦6月27日启程赴西班牙,出席29日至30日在马德里举行的北约(NATO)首脑会议。这将是韩国总统首次出席北约峰会。
四、“美国优先”小圈子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大蓝图
据新华社报道称,美国希望加强与韩国和日本的关系,以解决紧急的地区问题,包括朝鲜的核野心、中国在供应链上的主导地位以及台海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但这并非易事,尤其是在日韩关系恶化、韩国经济对中国依赖度高的情况下。
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指出,所谓日美联手对抗中国的论调甚嚣尘上,搞得乌烟瘴气。日美是同盟关系,中日则缔结有和平友好条约。日美双边合作不应挑动阵营对抗,更不应损害中方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希望日方汲取历史教训,着眼地区和平稳定,务必谨慎行事,不要为他人火中取栗,不要走以邻为壑的歧途。
G7全球基建方案从一提出,就凸显出自私自利的小心思,在全球化浪潮下,这样的小圈子对全球交通物流的撕裂,必然会不断演进。但全球一体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势,是一个小圈子能挡住的?
从2013年至2021年,我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年度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1.8万亿美元,增长了73%。商贸物流通道建设稳步推进,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5万列,通达欧洲23个国家、180多个城市,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辐射“一带一路”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建设,已经与13个沿线国家签署7个自贸协定。
如今“一带一路”已经打造升级版。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与22个国家建立“丝路电商”合作机制,一批海外仓建成并投入运营。2021年11月,中国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中国将在5G、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支付和智慧城市等领域开拓合作,加强数字新基建。
(编辑 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