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现代供应链 > 供应链 >
钢价断崖式下跌,智慧供应链成为钢企自救抓手
   作者: 之郎 阅读:1941 日期:2022-08-24

钢铁业作为中国支柱产业,已连续26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如今这个全球产业链最完备、规模最大的钢铁产业体系迎来挑战。

6月以来,我国钢价连跌了近3个月,部分钢价呈断崖式下跌。8月以来,钢价虽有小幅度回升,但据相关钢铁网站数据显示,国内钢材市场价格跌幅扩大,市场依旧低迷。如何保钢铁业稳链降本,重现发展活力?

“推进钢铁行业数字化供应链集成服务,既利于钢铁产业链加速升级,也利于从供应链全局降本增效。”钢铁行业相关专家接受掌链《智在中国》栏目采访时如是说。

image001.gif

(图源:中国宝武)

有数据显示,我国物流成本占钢材总成本的15%~30%,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仅占钢材总成本的8%~10%,这也意味着中国钢铁业物流成本还有不少优化空间,通过物流与供应链服务促进钢铁业降本增效或是钢企自救的关键抓手。

一、钢价下跌背后是物流成本高企

据统计,我国钢铁行业物流成本费用率约为12.0%,比全部工业企业高出2.2%,其中运输成本占58.9%,仓储成本占2.9%,配送及物流加工成本分别占12.6%和7.8%。这背后起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吨钢五吨运。2021年,我国累计粗钢产量达10.33亿吨,这背后需要近50亿吨的物流运输周转量。

首先是“供与需”不匹配。由于疫情冲击,需求疲软,2022年以来,钢铁行业PMI不断下滑,1月份为47.5%,7月份仅为33.0%,创下近十年来最低值,钢铁行业供需两端均低位运行。

钢铁物流本身存在供需不匹配更加凸显,钢铁行业单个钢厂产量高,单批销量大,但钢材终端用户较为分散,同时,大客户为降低库存,也采用小批量、高频次订货,这带来钢铁物流在供需两侧的匹配矛盾。

钢铁企业的供应链是以V型物流为主,源头出材料,多段生产、多段运输和储存,信息之间流通性低,上下游信息不对称。一方面,产地与流通加工地的空间位置不匹配,产业布局较为分散,路线不通畅。另一方面,商流与物流分散,信息不匹配。

其次是“散到集”不畅通。钢铁物流资源从松散到集约也是一大制约因素,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雷鸣对掌链说,“从采购到加工再到销售,货物很难在较小范围内完成所有流程,表现在物流上就是零散采购、集中加工,再到零散销售的过程,储运都呈碎片化,这就产生了许多不必要的成本。”

陈雷鸣介绍,“钢企的物流成本从原材料采购就开始产生了,流通加工等环节不一定在一个地方进行,这就导致一批钢材可能在A地购买原材料,又到B地加工,最后C地售卖,供应链上下游并不协调且难以集约,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钢铁行业信息化滞后也造成物流集约化困难,比如卡车司机有时要在厂区等待几天才可能装货,即便到了装货环节也并不容易,厂区内的装卸货路线也存在“麻花线路”,厂内二次拥堵是家常便饭。

最后是多式联运不完善。“钢铁的运输方式多样化,虽然水运成本较低,但各种运输方式中公铁联运的成本是占了相当一部分的比例,多式联运对钢企来说利用并不系统。”陈雷鸣补充道。

钢企在供应链当中就是核心企业的角色,前后关联的企业数量众多,物流周期长,大批量、长距离的大宗属性使得多式联运不可避免。

场内短途用公路,采购长途用水铁,目前钢铁的海运及铁路运输占比高达70%,多式联运对货物中转运输的要求又高,等待、调度、规划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岔子,都容易造成等待时间过长,车辆利用率降低等问题。

自行解决成本高,资金压力大,专业性不高,不是所有企业都能玩转,运力调配、货源匹配、路线规划,仅凭钢企自身难以解决专业性的物流问题。似乎一时间陷入困局?

二、利用数字物流平台降低运输成本

“钢铁供应链的发展总体来看好于其他大宗商品行业,目前涌现的中储智运、找钢网等优秀钢铁供应链服务企业,为钢企降本增效提供了新路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流通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旭对掌链说。

image002.gif

钢铁企业物流数字化的程度较低,整个物流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不必要的物流成本,货物、车辆、司机及上下游之间连通性较差,各运输环节缺乏必要的联系。运输物流,“流”的不仅是物,还有货、车、道、场、人等相关货运信息。信息堵塞,货运成本怎能不增加?

中国物流集团旗下的中储智运在给某钢铁企业厂区进行数字化改造后,使其承载货物周转能力提升了60%;车辆平均等待时间由24小时缩至1.5小时;通过该平台智能匹配,车辆利用率提升40%;偷换货、盗货等事故率降低至千万位级,综合运营管理效率提升了10%。

钢铁企业可以借助此类平台,一方面通过推动物流人员、设施货物以及物流流程等全面接入互联网,实现信息通达。另一方面,此类平台通过带动互联网深入产业链,打破上下游不协调不完整局面,以需求为导向,倒逼各个环节的强化联动和深化融合,最终实现降低钢企物流降本获益。

image003.gif

钢铁物流流程中,原材料采购、加工和流通三个阶段目的不同,偏向不同,如何将不同阶段的不同运输进行排列组合?怎样实现国内外的互通互达?多式联运提供了解决方案。

以中储智运为例,该平台以国内重要城市为节点搭建全国运输服务网络,仅钢铁运输线路就达2万余条,以网络货运平台为核心整合了300多万台社会化运输车辆,可调运钢车超160万辆且车型丰富。公、铁、水三种运输方式形成了综合性、立体式运输通道。在数字物流平台能够保证调度优化的情况下所能够掌握的多式联运网,通过公铁水联运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综合物流解决方案及服务,联运流程上做到“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次收费”,使钢企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效率。

以数据支撑智能物流大脑,形成智能化管控,是钢铁物流降本的新探索。

通过对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引用,在物流业务层面解决时效反馈、安全追踪、控制隐形成本、合理配载以及优化调度等功能,从而完成对钢铁产业结构的优化,达到“商流”和“物流”的有机统一,实现钢铁货运环节的降本增效。

三、智慧供应链助钢企深层降本提效

就结构来看,钢铁行业供应链链路长、环节多,业务诉求繁杂,物流服务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成熟的数字物流平台更着眼于整个供应链生态圈。

image004.jpg

在河北某大型钢企厂区内,司机摘单后根据中储智运APP引导刚刚行至指定装货区域,电子围栏便可自动感知到,在办公室的货主相关人员随即收到消息提醒:“司机即将开始装货,可查看发货现场动态。”

不仅如此,从司机摘单后起,到装货、途中、直至卸货,货主均可在中储智运APP内随时查看轨迹及司机状态,物流全链条可视。当货物到达收货方时,系统可以自动确认收货。

这一切得益于该钢企ERP系统与中储智运网络货运平台的深度打通,实现了业务关键节点的系统化、数字化、自动化操作。

供应链改进到底能做到哪一步?通过智慧供应链的转型与调整,天津某大型钢铁物流企业的运输车辆平均等货时间从2-3天缩短到6-8小时,车辆利用率提高了近70%;通过物流可视化、交易过程去中间化等举措,该企业有效规避了在途偷换窜,减少了交易损耗,年均节省运费1.05亿元。

当今的竞争不再是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搭建钢铁行业智能供应链管理系统,可有效实现企业供应链管理效能的提升,突破行业瓶颈,保持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

(作者:之郎)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