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铁路发布公告显示,2016年3月,公司核心经营资产大秦线完成货物运输量2889万吨,同比减少19.32%。
3月份日均运量93万吨,较2月份的80万吨增加13万吨。
大秦线日均开行重车71.3列,其中:日均开行2万吨列车40.7列。
1-3月,大秦线累计完成货物运输量8328万吨,同比减少21.43%。
公告称该数据来自公司内部统计。运营数据可能在月度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其影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市场环境、设备检修和接卸能力等。
素有“中国煤炭第一运输通道”之称的大秦铁路,从6日开始,将进行为期25天的春季“开天窗”检修,与“煤炭黄金”时期相较,因铁路检修造成的抢运煤炭图景如今不再有。
大秦铁路是中国“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年运量达4亿吨的煤炭运载量不断刷新着世界记录,因此成为“中国第一运煤专线”。
据悉,大秦铁路将于4月6日至4月30日开天窗进行检修,期间每日9:00-12:00进行维修。每天影响煤炭运量约为20万吨,整个检修期将影响约500万吨煤炭的运输量。
以往,为期将近一个月的春季集中修,每日影响进车20多万吨。检修期间,秦港和国投京唐港、曹妃甸港场存会出现急剧下降,船等货现象屡见不鲜。
检修结束后,港口加快接卸,增加场存;电厂也积极补库存,增加存煤,确保“迎峰度夏”所需。因而大秦线春检期间,沿海煤炭市场会出现短暂的供不应求现象,煤炭价格也会出现攀升。
然而,去年以来,在需求低迷和货源分流的双重压力之下,大秦线每日货物发运量大幅降低。即使出现每天3-4小时的停电检修,对运量已经大幅下降的大秦线影响微弱。
业内人士分析称,2016年3月份,大秦线日均发运量下降明显,甚至比前几年集中修期间发运的煤炭还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