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物流 > 陆运 > 铁路 >
它是国内第四个铁路开放口岸,更是拉近亚欧的中国前哨
来源:第一物流网    作者: 阅读:916 日期:2016-09-05
       第一物流全媒体9月5日讯(微信:cn156news)

  2013年4月26日,首班蓉欧快铁从这里出发,14天的风雨兼程之后,到达了终点波兰罗兹站。

  2016年6月20日,正在波兰访问的习近平总书记与波兰总统杜达一同见证了统一品牌中欧班列首列蓉欧快铁的到达。

  运营3年多的蓉欧快铁,已成为开行速度最快(全程仅需要10天)、开行频率最稳定的中欧直达班列。

  就在蓉欧快铁的起点——成都青白江区,一座现代化的内陆港——成都国际铁路港正在快速崛起。

  “2016年全年,成都国际铁路港总投资将超过110亿元,国际铁路港各类产业投资达95亿元。其中,重点建设国际国内仓储分拨、跨境电商、对外港口贸易等。同时,加强功能设施、道路基础设施、线路迁改、信息化等建设。青白江区将用3年建成全国一流的国际铁路港。”青白江区委书记刘筱柳曾如是表示。

  借力“蓉欧+” 服务全世界

  青白江区如此重视成都国际铁路港的建设,是因为——

  ① “十三五”期间,我国把“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头戏;

  ②成都市委、市政府做出实施“蓉欧+”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

  ③“蓉欧+”战略,是青白江区一个重大战略发展机遇。

  作为蓉铁快铁的起点,“蓉欧+”战略核心的地位,青白江区自然当仁不让。

  成都国际铁路港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物流全媒体· 现代物流报(微信:cn156news)记者,这也是青白江区建设成都国际铁路港的契机。

  他告诉记者,青白江区将以打造 “一带一路”大走廊为目标,提出“一二三四五”的发展规划:

  ◆做强成都国际铁路港“一个枢纽”

  ◆拓展国际国内物流“两张网络”

  ◆推动物流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三业并举”

  ◆做实枢纽、节点、腹地、服务“四大支撑”

  ◆实现物流港、贸易港、工业港、服务港、创新港“五港一体”联动发展,成为贯通欧亚通江达海的桥头堡、国际供应链服务中心、国家门户城市重要支撑极、成都内陆自贸区核心极。

  成都国际铁路港是四川省唯一的国际铁路货运枢纽,也是成都市规划的交通枢纽及现代物流功能区,肩负着作为成都向西开放的“使者”和“载体”,为促进中国西部与中亚、中东、欧洲和独联体国家经贸往来提供稳定、快捷、安全物流通道的重任。

  据了解,成都国际铁路港贸易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包括现代物流区、新型贸易区、临港工业区。

  根据规划,成都国际铁路港可以“分解”为“两站两园三功能区”。

  ◆“两站”是,成都国际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成都铁路局大弯货站;

  ◆“两园”是,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成都青白江散货物流园;

  ◆“三个功能区”是,电子商务及物流配送核心区、物流总部及口岸配套服务区、大型商品商贸区。

  立体交通网  紧密欧亚联系

  成都是“一带一路”上重要的节点城市。而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布局,需要交通先行,构建起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在这方面,青白江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航空方面:成都是中国航空第四城, 72小时落地免签,有国际直飞航线86条,天府国际机场即将开工。

  青白江区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60公里,汽车40分钟、高铁20分钟即可抵达;距成都天府国际机场70公里,汽车 60分钟即可抵达。

  在铁路方面,青白江区内有国有干线铁路4条,在建铁路1条(成兰铁路),铁路专用线4条,火车站5座,已建、在建集装箱、散货、快运、特货专用货站4座。

  在公路方面,青白江区的公路密度达2.33公里/平方公里,出川通道G5京昆高速、S2成巴高速、G108国道,出海通道G42沪蓉高速等与辖区公路相互连接, 15分钟内即能融入全国高速路网。

  继2013年开通运行“蓉欧快铁”后,2014年7月16日,中亚货运列车也在青白江区发出首趟列车。两条贯穿总人口达30亿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国际通道,让西部物流中心的开放优势再度升级,与欧亚连接也更加紧密。

  ①蓉欧快铁:从青白江区始发,经阿拉山口出境,直达波兰罗兹站,线路全长9826公里,运行时间为10天,已实现国内国际双向稳定开行,是国内运行时间最短、开行频率最稳定、最早实现冬季不停运的中欧班列。

  借助这条“亚欧大陆桥”,苹果公司的IPAD、戴尔公司的笔记本电脑,铭刻着“MADE IN CHENGDU”的醒目标识,和华东、华南的汽车零配件、家电产品、服装鞋帽、工业品、日用品等产品一道到达波兰罗兹后,可在1至3天内快速分拨到欧洲全境任何地方,走进了欧洲国家的千家万户。


  ②中亚列车:从青白江区始发,经阿拉山口出境,分别抵达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以及土库曼斯坦,运行时间为5至7天。

  中亚列车承载着国内的小商品、小家电等产品运往中亚五国,为成都乃至整个西部开拓国际市场带来了更大的机遇。

  成都国际铁路港借助双黄金通道,依托成都国际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及成都铁路局大弯货站,形成“蓉欧+”国际、国内物流“两张网”。

  一是国际物流网:已延伸至德国纽伦堡,正加快推进荷兰蒂尔堡、比利时安特卫普港等国际分拨中心建设,适时开通经昆明至中南半岛的泛亚班列和至俄罗斯、蒙古等国际线路;

  二是国内物流网:已开通深蓉欧、厦蓉欧、甬蓉欧、昆蓉欧等班列,近期开通成都至宁波、武汉、南宁、钦州、凭祥及省内绵阳、泸州、攀枝花等二级节点城市的铁路货运班列,形成面向省内、国内、国际“三个市场”的“一线两核多点”的网络集货、多点合作格局。

  西部开放门户 拉近亚欧距离

  构建面向全球的物流节点,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物流网络是基础,高效的通关、保税以及跨境电商等服务平台同样不可或缺。

  ①成都铁路口岸:其2012年4月1日开始正式运营,是成都地区唯一的铁路运输口岸,承担了成都范围内70%的进出口货物通关。

  2014年4月,获批国家临时对外开放口岸后,成都铁路口岸凭借标准化的监管场所、一流的监管环境、无缝对接的物理卡口,实现了海关、铁路、检验检疫物流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与长江流域12个关区实现了“多点报关、多点验放、自主运输”全域大通关模式,成为四川省“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辐射整个西部的国际化平台。

  除了国家对外开放口岸,成都铁路口岸经海关总署批复同意设立了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

  此外,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和进境肉类指定口岸通过正式验收,水果、冰鲜进境指定口岸的申报建设工作正加快推进。


  ②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2015年年底批复设立的、面积为0.18平方公里的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如今已经建成保税仓库65000平方米。

  公开资料显示,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围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高端服务业,重点开展进口汽车零部件、进口快速消费品保税仓储,红酒及奶粉等增值加工,进口产品的保税展示等业务,并建设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形成新的国际贸易集群。

  此前成都国际铁路港已通过国家对外开放口岸、肉类进口口岸、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联合验收。

  口岸功能的叠加,可为蓉欧快铁的业务聚集提供支撑,并进一步提速成都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和联通欧洲泛亚桥头堡步伐。


  ③跨境电子商务:在当前外贸进出口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跨境电商成为各地竞相追捧的商业模式。

  今年年初,成都入围第二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名单,青白江区则是成都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核心区域。

  1个多月之后,成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的上线,不仅是成都跨境电子商务监管和公共服务迈入新的阶段,也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青白区以此为契机,重点发展直邮进口、保税备货、大宗物资一般进出口三种业务模式,将建设西部跨境电商交易中心,建设跨境020体验店、展销中心,建立线上线下互动消费模式,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10个以上跨境电商海外仓。

  而且,成都跨境电商综试区,实现“全域互通,单一窗口”,提供与东部沿海城市无差别的通关服务;打造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平台,集聚物流供应链、金融、代运营、支付等服务资源;出台了支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相关政策。

  依托临港优势 物流与制造齐飞

  青白江区不断完善的交通和物流服务体系,以及配套服务和功能的日益健全,在加快当地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更让高端“智”造业发展如虎添翼。

  ①智慧产业城。这是“蓉欧+智造”的先导示范区。其实,早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规划时期,青白江区就是国家规划建设的西南第一个工业区。

  而且,青白江区是成都市唯一被纳入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区县,围绕全区近11.8平方公里搬迁改造片区,正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研发创新服务等高端产业,建设智慧产业城,构筑中国智造成都范本。

  如今,青白江区的工业空间37.02平方公里,其中已建成26.02平方公里。

  工业区已经形成:巨石、台嘉等企业为代表的新材料,以天马轴承、天翔环境等企业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以成都建工、美国亨斯迈等企业为代表的建筑工业化,以重汽王牌等企业为代表的商用车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

  “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青白江区将依托临港优势,推进制造业与物流联动,重点发展新材料、绿色建材及建筑工业化、智慧能源装置装备、智能装备制造、新型商用整车及零部件制造等新兴产业。

  ②加工贸易区(保税)。青白江区依托临港优势条件,针对国际物流节点城市及目的地国家的主要货类需求,围绕高技术及高附加值部分的对外加工装配、进料加工和出料加工,重点发展符合国际标准的汽车零配件、智能家居、机械设备制造、食品等领域及转口贸易。

  ③国际粮油食品加工贸易区。青白江区现有的四川省(青白江)现代粮食物流加工产业园区,是四川省最大的专业性粮食产业园区。

  园区已引进成都粮油储备(物流)中心、益海嘉里、中储粮、东方集团、北大荒等企业,将依托临港优势,打造集粮食储备、仓储、物流、加工、贸易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粮油食品加工贸易区。

  (编注:2016全球供应链管理(成都)论坛暨第七次CSCMP中国大会也将于9月8日至9日在成都召开,了解成都物流发展机遇,了解全球供应链管理趋势,可登录第一物流网关注相关动态!)

  加点料

  青白江:一座全能配套、宜业怡居的新城区

  青白江区位于成都城区东北部,距中心城区17公里,幅员面积378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成都市规划的八个卫星城之一,成都经济区成德绵发展轴上重要的节点。

  政务服务

  青白江对重点项目推行“四三”工作模式,即“三合一(一次申请、一窗受理、一次性告知)、三集中(集中会审、集中验收、集中保障)、三优化(优化规划审批、优化施工审批、优化项目服 务)、三段式(立项受理阶段、报建准备阶段、施工验收阶段)工作模式,加快区内重点项目审批服务工作,推进重点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促进经济转型发展。

  金融服务

  青白江有工行、中行、建行等14家银行机构,证券、融资性担保、小额贷款以及保险机构10余家。设立了5亿元促进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能为赴区投资企业提供有效、方便、及时的金融支持。

  公共交通

  青白江构建了集地铁、城市快铁、有轨电车、BRT快速公交、常规公交、公路班线等为一体的立体公共交通网络。成绵乐城际铁路客运专线在境内设青白江东站,贯通青白江、连接中心城区的地铁11号线将于2017年启动建设, 2020年建成。

  文体教育

  青白江可共享全省、全市丰富的人力资源。106所高校和95所职业培训院校,30余个国家级研发基地,110余万高校学生,每年为人才市场输送约15万大学毕业生和约15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

  区内有四川省唯一的建筑高等学府—四川建筑职业学院、四川省一级示范性高中——大弯中学、国内知名学校——北大附中等众多教育机构,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

  休闲旅游

  青白江拥有凤凰湖生态湿地旅游度假区、客家杏花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城厢古城、三国八阵图遗址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已形成樱花文化之旅、运动休闲之旅、魅力乡村之旅三张文化旅游品牌。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