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世纪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成效成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本文从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出发,探讨了《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的课程特点,研究了学科大类平台课程中思政元素挖掘的思路和融入的机制,丰富了《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资源,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关键字: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挖掘融入
1、 课程思政的重大意义
当前,高校的培养对象大多是“90 后”、甚至是“00 后”的青年学生,他们成长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时代,具有个性突出、思维多元、理想丰满、信息爆炸、环境优越等优势;同时,又具有以自我为中心、抗挫折能力差、偶像混乱、辨识能力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较弱,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缺乏热情等不尽人意的地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思想政治工作应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坚持以德树人,全方位育人”,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 “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1,2]。北京联合大学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体系,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3]。
2、 思政元素的设计理念
课程思政就是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将专业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结合、寻找专业学科知识体系与德育知识体系的“通点”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明了思政元素的内涵,“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与责任”。明确了思政元素的内涵,就清晰了思政元素的挖掘方向和教育目标,如表1所示。
表1 思政元素的内涵
课程思政的三项基本功包括教育者先受教育、挖掘思政元素和融入思政元素,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对三项基本功进行了深入解读和详细规划。具体实施方案如表2所示。
表2 课程思政的三项基本功
3、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是物流工程学科大类平台课程之一。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是物流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物流软件设计和物流信息系统等课程的先修课程,是物流信息化的基础。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运作和发展的平台和基础,是现代物流企业的灵魂和必然选择。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主要包括顺序表、链表、栈、队列、数组、串等数据结构内容;经典的查找算法和排序算法;软件工程和数据库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的物流信息子系统,实现物流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来提高物流服务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是现代物流企业经营的必然选择。
本课程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知识点密集、难度大,对前期学习基础要求较高,学习起来技术复杂、理论枯燥、难度大、压力大、早期不及格率高。引入课程思政,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学习自信,发现学习潜能,特别重要的就是要把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有机融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工程素养以及人文素养。
(1)思政元素的挖掘
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中,遵循多方寻找、高屋建瓴的原则,从不同渠道收集整理了多种类型的思政元素,如表3所示。
表3 思政元素的收集
(2)思政元素的融入
在思政元素的融入中,遵循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原则,通过课上教学、课下作业、实验教学、案例教学和线上线下等多渠道进行融入。
课程概述部分,通过介绍和演示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的案例和视频,展示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运作和发展的平台和基础,是现代物流企业的灵魂和必然选择。中国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物流大国和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我们必须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只有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真正发展,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热情。
线性表部分,通过链表和顺序表、栈和队列的优缺点对比和适用性对比。阐述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鼓励大家采取扬长避短、物尽其用的做事态度。通过最优二叉树、最短路径、最小生成树、查找、排序等算法,了解这些算法发明者的生平和事迹,体会算法之美,认识数据结构和算法在计算学科中的重要作用,提倡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同学们的创新和改造意识,提升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数据库部分,结合某IT从业人员“从删库到跑路”的案例,在欢快的气氛中引导学生养成谨慎的工作态度,加强责任感。结合骚扰电话、诈骗电话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泄露和信息安全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考勤、平时作业、期末大考试需要按照课堂要求,认真按时完成,不弄虚作假,不影响集体。诚信是一个人的根本,物流业的产品是服务,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诚信为本在物流业界尤为重要。
在实践环节的安排上,鼓励团队合作、协作完成任务;鼓励个人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思想。达到让学生遇到问题能寻求解决的途径,能累积调试经验和技巧,遇到困难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实践报告的撰写也要体现学生科技文献的搜索、整理和分析能力。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同学们的坚强意志、创新精神、诚信素养、团队协作、工匠精神。
追求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前进动力。授课教师引入本人在工作、学习和科研工作中的心路历程,遇到困难时如何解决的事例来激励学生,师生共情,帮助他们树立迎难而上的人生观。
4、 结束语
“课程思政”不是教师简单的教给学生大道理,不能为了思政而思政,而是要对学生起到“催化”的作用。不是要求每节课都要思政,而是要将思政教育设计成一个连续的系统工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逐渐融入到学生的日常行为和专业工作行为中。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让学生能从课堂上汲取到更多隐性的能量。譬如,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等;还要开拓课程外的知识领域、培养专业道德感职业观等。“课程思政”使得传统教学方式和意义发生了一些改变,让教师成为了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作者:胡立栓、亓呈明;来源:北京联合大学城市轨道交通与物流学院,北京 100101)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北京:人民日报,2016-12-09.
[2]赵鸣歧. 高校专业类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原则、任务与标准[J].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8, 233(05):90-94.
[3]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北京联合大学,2017-2018.
课题来源:
项目代码:12205561110-495 项目名称:2020专业思政教改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