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美国白宫星期五宣布拜登总统将于2月20日前往波兰,会晤波兰总统安杰伊·杜达和其他东欧盟友。
此举也被视为美国接下来援助乌克兰的行动,此前美国屡屡通过波兰给乌克兰输送军事武器。波兰与乌克兰有 535 公里的边界,美军多数通过波兰向乌克兰运输武器。
(美空军运输物资 来源:CSIS)
不过,就在2月10日当日,俄罗斯也向美国致以“热烈”的欢迎仪式——当日19点左右,一艘俄罗斯无人舰艇越过乌军封锁线,袭击了敖德萨州扎托卡铁桥。
俄罗斯此举就一个目的:斩断美国及北约给乌克拉运输武器的军事物流通道。可惜,这次袭击只给大桥伤了皮毛。但俄乌冲突以来,美国对乌克兰提供武器的军事物流又是如何?
掌链《大变局与供应链》本期解读俄乌冲突下的军事物流及美国海外军事物流体系。
一.美国及北约援乌军事物流通道
以乌克兰消耗全球第二大军事大国,顺便把美国老旧武器库存借机消化掉,这就是美国军援乌克兰的美事。
作为美国控制欧洲的军事组织,更是不遗余力怂恿乌克兰做美俄矛盾的炮灰,自然也送去不少陪葬品——各类库存武器。
因此对俄罗斯来说,挫败乌克兰就要断掉美国及北约国家向乌输送武器的军事物流通道,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去年11月14日表示,俄罗斯正通过处理乌克兰关键基础设施目标(包括电力设施和铁路等交通枢纽)来阻止他的军队获得这些武器。
但五角大楼认为它不起作用。 五角大楼发言人约翰柯比表示,美国仍然能够向该地区输送武器系统和弹药。
美国及其北约盟国将军事装备空运到东欧,然后用卡车运到乌克兰——武器有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无人机、装甲车、榴弹炮、肩扛式导弹,甚至直升机和坦克。其中一些设备将从直接从美国特拉华州的多佛空军基地飞出。
美国军方更宣称自己是是一家全球运输公司。 截至到2022年12月美军有大约 130,000 名水手、飞行员、海军陆战队员,为美军提供武器运输服务。
(来源:美国国防部)
到目前为止,西方的军事援助是通过陆路或空运的方式提供的,具体取决于武器的类型。
在匈牙利拒绝允许致命武器过境后,波兰的责任也在增加。“目前,所有这些设备基本上都集中在波兰边境。例如,即使斯洛伐克想要接手,也不是容易的路线,因为如果武器运输从斯洛伐克运输则需要穿过罗马尼亚的山脉。
目前,乌克兰武器运输有两条路线:一条靠近白俄罗斯边境,另一条稍微向南。
通过陆路将物资运往乌克兰已是重要保障,因为无法将援助军资空运到该国; 俄罗斯喷气式飞机、雷达和防空系统使空运军资几乎不可能。
美国及北约国家的武器运送——导弹、小型武器、防弹衣和弹药——被运送到与乌克兰接壤的北约国家,在那里它们被装载到乌克兰卡车上,并被运往前线的各个地点。
该任务让人想起作家西摩赫什推广的“老鼠线”,指的是据称是中央情报局 (CIA) 十年前从邻国向叙利亚反对派输送武器的秘密行动。
出于安全原因,参与向乌克兰转运武器的几个国家的官员,拒绝承认武器是从哪里越过边境的。 但波兰政府已经宣布已通过陆路将弹药运往乌克兰,加拿大外交部长梅兰妮·乔利本周表示,她“能够与波兰达成协议,确保可以通过其边境运送弹药。”
波兰不太可能成为将货物运往乌克兰的唯一枢纽,尤其是如果俄罗斯军队向西推进,或者俄罗斯空军开始瞄准越过乌克兰边境的卡车,因为他们威胁说,如果再补给不停止就会这样做。
那么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让西方武器系统进入乌克兰前线呢? 另一种可能性是,乌克兰或外国雇佣军可以会在波兰拿到武器,然后越过边境。
二. 美军民融合,商船上的美国武器
美军认为,除了少量军事性极强的核心后勤职能以外,几乎所有的后勤业务都可交由民间公司承担。隐藏在民间商船上的武器,也不容易被发现和袭击。
包括马士基、地中海航运、联邦快递都是美国军民融合物流企业。但谁能保障马士基及地中海航运商船上不是美国军资?谁能保障联邦快递的货运飞机上不是给乌克拉或北约国家快递武器?
(俄罗斯欲毁乌克兰军事物流通道)
1996年,美国国防部常务副部长为首的“武装力量作用与任务委员会”,在给国防部的报告中指出:国防部的部分工作如果交给外面去做,可以节约到20%的经费
美军在建立军事物流标准体系之初,就较为充分地考虑了军地兼容问题。军用物资的外包装、使用的装卸搬运设备等都采用与民用相一致的尺寸和标准,以确保在使用民用物流力量运输时。据统计,当前美军50%以上的空运和85%以上的海运任务,都由民用物流力量承担。
美军通过不断扩大军事物流信息网络,逐步实现本土物流标准体系与海外军事基地物流标准体系的接轨,为其军用物资、弹药、器械和各类保障设施在欧洲、亚洲、非洲等海外区域的快速流动提供了必备条件。
美国军事物流的一大特点,是将大项任务外包给物流企业。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同本国大型物流企业,以及希腊、科威特等国物流公司签订大量物资供应、运输合同,利用民用飞机50余架、舰船100余艘运输军用物资,节省了军队的人力、物力。
但美国军事物流并非让物流企业“一包了之”,而是设有专职管理机构。美军在其国防部设有供应链集成办公室,国防后勤局统一归口管理三军物流活动,运输司令部统一管理陆、海、空运输工作。以此构建统一的信息化军事物流平台,将军队和地方、管“物”和管“流”部门相关要素整合到平台之上,形成统一指挥、密切配合的军地协作机制。
美军还组织民用物流力量参加各种训练和演习活动,根据演练情况,结合民用物流力量类型、特点,明确其在参与军事物流配送中的职责任务。
通过演练,他们还注重发现民用物流力量的短板弱项,特别是难以完成的急难险重任务,随时修正其接收、分发行动,并及时安排军队物流力量填补空白,保证军事物流不断链,以维持其全球军事霸权行径。
三.美军海外基地:军事物流枢纽遍布全球
1.美国海外军事中转枢纽
美利坚大学政治人类学教授大卫·瓦因指出,截至2021年7月,美国在至少80个国家内拥有近750个基地。实际数据可能会更高,因为五角大楼并没有公开所有的数据。
在日本拥有120个现役基地,是世界上设有美军基地最多的国家,其次是德国的119个和韩国的73个。偌大的日本、德国、韩国都是美国军事物流“加盟”网点。
(美军全球基地 来源:Base Nation)
美国军事基地主要分为两类:
大型基地:指面积超过4公顷或价值超过1000万美元的军事设施。这些基地通常部署着超过200名美国军事人员。共有439个(占总量60%)的美国海外基地属于这一类别。
小型基地:这类基地的面积小于4公顷或价值低于1000万美元。其中包括合作安全据点和前方行动地点。其余40%的美国海外基地属于这一类别。
在越战时期,美军发现物资全由美国运送很痛苦,所以全世界近800个美军基地。五角大楼 2005 年报告的分析结果:在 156 个国家找到美国军事人员的身影,在其中的 63 个国家建 立了 737 个军事基地,海外日常驻军 255065 人。
这些基地里 有 845441 个军事建筑和设施。美国国防部在全球拥有的房地产占地面积总计 2202735公顷(约220亿平方米),看来是世界拥有房地产最大的集团了——也堪称是全球最大的军事物流地产商。
由于多点布局,世界上任何地方有战事,都可以快速反应。全世界设立仓储基地,许多民间公司也在采用,比如亚马逊,苹果等公司。
海湾战争时,2个月运送了44.5万架次的运送。美军又提出,如果有战事,全世界10天之内要把物资送到战场的目标。把军火库送到敌国的门口。
2.海上预置舰:军资物流快递队
1986年,美国军队“海上预置舰队”正式建立。海上预置是美国军队为满足其全球战略的需要而建立的一种新型战略机动方式,即将一部分战略、战役储备物资,预先置于机动性较强的运载工具上,与装卸工具配套储备在某些热点地区尤其足危机高发地区附近,一旦需要,即可载着大量的物资装备就近前往,支援美国军队的军事行动。
战略装备的海上预置可以解决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一是可减少对相对缓慢的海上前送的依赖性,实现战略物资的快速投送,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二足通过预置,可避免为满足部队作战需求而空运大量部队装备所需的高额费用。
为有针对性地加强预想战场应急,减少战时运输量,美国军队组建了由海上预置舰艇构成的部队,可为在西太平洋、印度洋及地中海驻防和活动的陆战远征部队及陆、空军部队提供装备、燃料、补给品、医疗设备等军资。
美国海军目前有第1、2、3共3个海上预置舰中队,15艘海上预置舰,都是重装武器物流船。每个海上预置舰中队都可以同时运送90辆坦克,75辆各种型号的装甲车,327辆两栖突击车,90门155毫米榴弹炮,386辆其他高机动性多用途轮式车辆。
据美国媒体报道,拜登曾一度打算启用海上预置舰对乌克兰进行武器运输。
四. 美军物流体系的两个特点
从美国向乌克兰运输军事装备的方式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装备的大小和类型、距离、时间限制、成本、安全和相关法规。
一般来说,军事装备可以通过海运、空运、陆运或管道运输。 考虑到所有相关因素,美国军方将考虑结合使用这些方法将武器运往乌克兰。
美军一般通过专物资划分于供应保障过程的前期,即在预算与采购环节上通专物资界限清晰,但在储存与供应保障环节上,通专物资融合一体。
美国军事物流 来源:freightwaves.com
美军的军事物流有两个主要特点:
一是军事供应链完整,运行顺畅。为防止物资采购与供应过程中因部门权力利益交叉而造成“断链”或路径迂回,美军在物资供应链设计上注重闭合性和融合性。
海军物资采购、仓储、供应机构均隶属于海军供应系统司令部,整个供应保障过程都在海军供应系统司令部管控范围中,与国防部职责划分清晰,与其它机构没有职能或利益交叉。
二是全球物流配送军民结合,内外一体。充分利用商业物流系统为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军队用户提供直达式配送,是美军物资供应保障的突出特点。
美国海外基地的消耗性物资补充,除一部分在当地采购补充外,大部分通过商业物流体系运送。舰艇编队海上补给,以及海外基地弹药与武器装备的补充,则由基于军事海运系统的军事物流体系保障。
编辑:管一 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