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观察 >
北溪二号被炸,中国油气管道安全何去何从
来源:掌链    作者: 管一 阅读:3320 日期:2023-02-24

那条象征俄欧合作北溪管道2号,如今只剩一具残肢躺在波罗的海底。

“美国情报界早在2021年底,也就是俄乌冲突爆发前,就制定了炸毁‘北溪’天然气管道的计划,是美国总统拜登下令炸毁。”近日,美国独立调查记者西摩·赫什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image001.jpg

(图源:moguldom.com)

今年2月,西摩·赫什在其个人网站撰文,称在去年6月的一次北约夏季演习中,海军潜水员在演习的掩护下,潜水放置了远程遥控炸药,三个月后这些炸药摧毁了四条北溪管道中的三条。

管道运输是和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运运输、航空运输并列的五大物流运输方式。“北溪2”就是俄欧之间尤其俄德之间能源物流大动脉,为建设这一管道,欧洲多国与俄罗斯曾付出大量人力、财力。

在这个地球上,还有几个国家的国际能源管道一样面临这样的风险?中国北向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西向的中亚天然气管道,南向的中缅油气管道或许已不寒而栗。

掌链·第一物流网本期《大变局与供应链》解读能源管道物流安全。

一.北溪管道:被毁的俄欧一体化物流纽带

断了能源血脉,更没了感情。也许这就是当前的俄欧关系。

欧洲对俄罗斯能源较高的依赖度——欧洲天然气、原油对外依存度均超90%,其中超30%从俄罗斯进口——在俄罗斯反制欧盟对俄能源“限价令”而切断对欧供气后,欧洲能源供应链怎样?

image002.jpg

(北溪二号 来源:Daily mail)

进入2023年2月份,欧洲各国目前60%左右的天然气库存量,基本与2020年持平,是2022年同期的两倍以上。

过去十年间,欧洲天然气价格在5欧元/兆瓦时到35欧元/兆瓦时之间波动。2022年,受到能源危机爆发和持续发酵的影响,天然气价格“一路飞奔”。

2022年2月23日,也就是俄乌冲突爆发的前一天,荷兰TTF天然气期货报价约为89欧元/兆瓦时。2022年8月,欧洲天然气价格一度飙升至接近350欧元/兆瓦时的峰值。

但真正的挑战或从2023年夏天开始,因为夏季是欧洲充实库存的关键时刻。俄气输入欧洲的大减量是从去年9月才开始,而今年夏天欧洲将基本不会有俄气输入,充实储气库将变得更加艰巨。

北溪一号管道自2011年建成至今,为俄对欧的主要输气管道。北溪二号次年开始动工,可满足对欧洲天然气10%的需求。

从2019年年底开始,由于担心俄罗斯抢占欧洲的天然气市场,美国开始对二号管道实施制裁,要求立刻停止对该项目的建设,次年10月美方加大制裁。

至2021年5月,拜登才决定停止制裁,此时二号管道的建设已基本完成,继续制裁将会破坏美国与欧洲的友好关系。

同年6月,二号管道再受挫折,美国复起对二号管道的制裁。此后,二号管道建设完成,德国站队美国,宣布暂停对二号管道的运营商资格认证。

从二号管道铺设开始,该管道建设始终处于美国及后来加入的欧洲打压之下,但俄罗斯立场坚定,对其决定不予理睬,并在遭受欧洲制裁后进行“反制裁”,缩减其天然气供应量,停止一号管道的输气,直至北溪管道离奇被炸。

二.中国油气管道:预警3+1能源通道安全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油气进口量持续增长,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东北、西北、西南和海上等四大油气进口战略通道。

目前,进口油气在我国油气消费中的占比分别已超过2/3和1/3,确保跨国管道安全稳定运行,对保障国家能源供应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1.西向:中亚天然气管道

中亚天然气管道天然气主要气源来自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2017年又开拓了哈萨克斯坦气源。

image003.jpg

(中国中亚油气管道 来源:The astana times)

目前,每年从中亚国家输送到国内的天然气,约占我国同期消费总量的15%以上。

中亚天然气管道西起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穿越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经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入境。

目前实现ABC三线并行,入境后通过霍尔果斯压气站与西气东输二、三线管道相连,全长1833千米,总设计输气能力为每年600亿立方米。

西部管道霍尔果斯压气首站是中亚天然气进入国内的第一站,也是西气东输管网首站。

来自中亚的天然气从霍尔果斯一路向东,途经湖南、湖北,直达上海,成为人民群众灶台上的火苗,为管道沿线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5亿多人口送去了清洁能源。

2.南向:中缅油气管道

image004.jpg

(中缅合作协议 来源:中国政府网)

中缅油气管道是近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石油)在缅甸建设的跨境重大能源和工业项目,是缅甸境内重要的能源动脉和基础设施。

中缅天然气管道为缅甸浅海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开拓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项目于2010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包括原油管道项目和天然气管道项目,其中天然气管道于2013年投产运行,原油管道在2017年正式投产运行。

管道缅甸境内设计输量为每年2200万吨,由中石油集团和缅甸国家油气公司两家合资建设。

中缅油气管道对于缅甸的经济效益,包括税收、投资分红、路权费、过境费和培训基金以及社会援助资金等。

目前天然气管道的分输为管道沿线提供了充足的清洁能源,主要是用于发电和工业生产,使得过去很多没有电的地区24小时通电,为这些地区下一步的发展比如建设工业园等提供必要保障。

3.北向: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北起黑龙江省黑河市,途径9个省、市、自治区,南至上海,管道全长5111千米,其中新建管道3371千米,利用在役管道1740千米,是继中亚管道、中缅管道后,向中国供气的第三条跨国境天然气长输管道。

image005.jpg

(中俄油气管道 来源:The global and mail)

全线分黑河—长岭、长岭—永清、永清—上海的北、中、南三段核准和建设。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是构建我国四大能源运输通道的重大工程,是我国首条建设的1422毫米超大口径、X80高钢级、12兆帕高压力等级的第三代天然气管道标志性工程。

中国的天然气需求增长强劲,俄罗斯的能源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主要的能源出口国,2018年俄天然气出口量达到2250亿立方米。中俄双方的能源合作,不仅有利于解决中国的能源需求,也有利于推动俄罗斯经济发展。

引进中俄东线天然气对提升我国清洁能源供应量,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改善大气环境,治理空气雾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经济科持续发展,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每年引进380亿立方米清洁优质的天然气。

4.海上通道:马六甲咽喉要道

LNG(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在中国天然气进口总量中的占比逐年增加。

目前,LNG进口来源国有17个国家,但仅卡塔尔、澳大利亚、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也门与赤道几内亚7个国家就占据我国LNG海上进口总量的90% 以上。

image006.jpg

(马六甲LNG运输船 来源:ABB)

我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LNG进口通道航距漫长、线路单一,其原因在于: 我国地处东亚, LNG进口主要来自中东和非洲, LNG海运不得不选择以下特定的海运通道。

①中东航线。中国从中东进口的天然气主要是从波斯湾出发,穿过霍尔木兹海峡, 经阿拉伯海进入印度洋,再从马六甲海峡抵达中国南海地区,最终经台湾海峡到达中国大陆。

②非洲航线。该条航线又分为两条。一条是由北非地区出发,从地中海起航, 经过苏伊士运河和红海,穿过曼德海峡,再过亚丁湾,入阿拉伯海, 渡过印度洋, 由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海;另一条是由西非地区出发,经过好望角,入印度洋, 从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海。

③东南亚航线。 经马六甲海峡和台湾海峡到中国内地。

三.管道风险预判:风会从哪个方向吹来?

目前管运油气贸易量在全球油气贸易总量中的占比超过40%,跨境管道已成为全球油气贸易的重要手段。跨国油气管道里程长、范围广,涉及资源出口国、运输途经国和资源进口国等,出现安全问题时影响相对较大。

2018年10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BC天然气管道破裂,影响了美国华盛顿、俄勒冈州和爱达荷州的天然气供应,导致部分炼厂和电厂因缺少燃料停工,多地短期内采取限制天然气和电力使用紧急措施。

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紧张,导致欧洲天然气供应中断,是地缘关系引起的跨境油气管道安全问题,进而影响了能源供应稳定。因此,维护跨境管道安全意义重大。

运输风险中,缅甸、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土库曼斯坦四个国家风险最低, 其中缅甸和俄罗斯与我国接壤,而且缅甸、乌兹别克斯坦与土库曼斯坦三国的天然气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运输风险。

凭借从中东到中亚以及从中亚到中国的这两条关键纽带,中国可以将自己定位于“泛亚全球能源桥”的中心,该桥将现有和潜在的供应商与亚洲(即 中东、中亚和俄罗斯)与主要的亚洲消费者(中国、日本和韩国)。

我国可以从这样一个关键的地缘战略地位中受益。

首先,所有可能的供应商在一个陆路运输中相互联系,我国石油供应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将得到加强。

其次,我国有理由相信,参与国际管道网络将促进对中国内部管道的投资。 这些管道在连接新疆和东部省份的同时,最终将成为整个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第三,我国处于“泛亚全球能源桥”的中心地位,将在炼油环节提供非常重要的优势,我国沿海地区是中东和中亚原油的炼油纽带。

不言而喻,在国际能源流动结构中构建这种相互依存关系似乎是解决中国能源脆弱性的理想方案。当然,“能源桥”的想法只能被视为一个长期的未来情景,在此过程中存在许多经济和政治“如果”。 从狭隘的、以能源为中心的观点来看,这种类型的泛亚网络将需要对管道基础设施和中国沿海炼油厂进行巨额投资。

中缅输油和天然气管道是避开“马六甲难关”的解决办法之一,“马六甲难关”是困扰中国国内能源战略头痛的一大难题。如遇争端,敌国可以遏制马六甲海峡,攻击中国油轮,切断中国能源供应,因中国80%的海运进口石油是经过马六甲海峡运进国内。

“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谁就有效地掌握了中国的战略能源通道,就可以威胁中国的能源安全”中缅管道确实可以避开马六甲海峡,同时将原油和天然气进口渠道多元化。

作者:管一

底图.jpg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