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训 > 求职 >
要缓解用工荒和求职难需多方努力
来源:天水日报    作者: 阅读:1425 日期:2014-03-19

2014年天水市春季大型人力资源招聘会已结束,其中反映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用工荒和求职难。其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国家经济持续较高速度的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已出现边际递减效应,经济拉动就业效果减弱,经济发展拉动就业主要作用体现在较大区域就业基本稳定方面。二是高校专业设置与职业教育的滞后性集中显现。三是80、90后独生子女成为新生人力资源的主力军,供求趋于平衡或结构性供求拐点已出现,人口红利将会逐渐消失。四是求职者群体就业期望值“跨越式”提升,不仅仅满足有一个工作岗位,有一口饭吃,更期望自我价值的真正实现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十八大以后,国家顶层设计已提出“市场配置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所以,解决用工荒和求职难现象要更多的运用市场手段,辅助于政府引导、推动和服务。从求职者群体供需结构性矛盾、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和供求拐点的出现等结构性方面入手,采取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和经济调节手段予以解决较为妥当。

作为用人单位、求职者和就业、教育等服务职能部门,首先要认识到,对于知识型、专业型、技能型、经验型等人才要提供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才能的工作岗位,最大程度地做到才尽其用,从而避免人才浪费。其次,供需双方要主动提升充实完善自身,才能在人力资源市场配置中实现双赢。作为用人单位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工资待遇和福利,提高企业人文关怀水平,提供事业平台等,从而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用活人才。作为求职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就业服务职能部门,搭建好双向交流平台,服务好用人单位,服务好求职者群体,并提供必要的就业指导和创业培训,更要用好国家政策和资金,提供优质服务。另外,作为高校和教育职能部门,应进一步加强高校专业设置的瞻前性、科学性,以及合理布局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比例,把专业设置不科学不合理而影响就业效果的滞后作用降到最小。总之,唯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缓解用工荒和求职难现象。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