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物流集团在2023年上半年收尾之际的5月31日再成立的一家公司:中国物流集团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
此前,中国物流集团国际速递供应链管理公司、中国物流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物流集团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等一系列公司的成立,都令业界侧目。
成立独立的研究院公司,中国物流集团想做什么?怎么做?
一、中国物流集团成立企业智库
5月31日,中国物流集团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研究院)成立大会在京举行。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衣学东,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洪凤出席会议并为研究院揭牌。
中国物流集团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定位是什么?从两位领导的讲话中可以略见端倪。
中国物流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徐增堂代表集团发表讲话提到:“研究院要……要坚持科技创新,构建创新体系;要汲取多方智慧,贯通产学研用;……推进研究院尽快打造成为行业高端智库,打造成为物流行业原创技术策源地,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现代物流企业提供坚强的科技保障和创新力量。”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贺登才在致辞中强调,研究院要提高站位,明确方向;要扎根企业,参与决策;要聚焦重点,服务行业;要开门办院,借助“外脑”。
从“行业高端智库”、“原创技术策源地”、“参与决策”等关键词可以看出,研究院定位于中国物流集团的智库。
企查查数据显示,中国物流集团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3月24日,法定代表人为邢继东,注册资本为一亿元人民币,由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100%控股。
二、另外两家物流央企也已干了
在中国物流集团成立智库研究院之前,已经有两家物流央企:中远海运集团和招商局旗下中外运集团已经成立相关研究机构。
1.中远海运集团
a. 中远海运研究院科研创新转化平台。2021年4月9日,中国远洋海运研究院科研创新转化平台上线。
该平台依托于微信公众号建立科研创新转化平台,搭建起人才发展院与企业沟通合作的渠道。
优点在于搭建了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可通过平台“挖掘”科研成果,获取所需要的科技成果信息,并通过党建研究中心/科研创新中心完成科研成果的孵化、转化等相关流程,从而实现存量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
但缺点也很明显,缺乏独立公司化运作和独立的核算。
b. 中远海运重工设计研究院。今年1月中旬,工业行业协会主办首届“年度船舶工业十
大创新产品”评选,其中中远海运重工三型产品成功入选,以高端设计建造、绿色能源开发、技术综合优势在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占据重要地位。
中远海运重工设计研究院是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所属的设计研发和创新机构。研究院主要从事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建造、修理和改装,以及配套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在海运物流装备生产领域占有举足轻重地位。
c. 与上海海事大学共建研究院。今年4月23日,中远海运集团与上海海事大学签订新一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建立起校企合作机制共同开展相关行业和领域的科研攻关。
在此之前上海海事大学与中远海运集团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教融合等多个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合作。
2.招商局中国外运
在物流央企中组建研究院的也有早起者。招商局集团旗下中国外运也成立相关智库研究院——中外运联合研究所。
2020年6月17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力合科创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力合科创”)、中国外运华南有限公司(简称“华南外运”)和运易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运易通”)共同发起创办中外运联合研究所,专攻于科研、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三、物流央企办智库:向上看向下看
此番中国物流集团成立智库研究院最终会以何种模式运营?以第三方智库参与一些社会研究招标?估计短期内,在没有产品体系和服务品牌情况下还很难?
而我们知道很多企业办理研究所、研究院,实际是企业政府公关部门换了个马甲,瞄准各类政策补贴等,做政府关系为主,并不输出智库产品。估计这不应该成为中国物流集团这类企业的重点。
我们看到中国外运、中远海运等成立研究所和平台,实际不是独立企业法人,只是某业务板块的内部研究机构,这类组织基本不发公共产品,多数仅盯着自身业务做研究,这不是错事,但值得我们反思。
从2016年以来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物流市场,但我们却很少看到中国头部物流国企发布公共服务产品,多是菜鸟集团、京东物流、美团外卖、满帮集团等民营企业在发布行业研究。面对国际供应链脱钩,中国头部企业能否做一些既服务自身,也服务国家大局的产品?
编辑:陈伟、冰河